從「心」出發,翻轉教育的黃淑娟老師

初夏午後,來到育英國中,淑娟老師淡妝微笑地迎接著我們。

從「心」開始,建立關係
在教育現場,淑娟老師用心地開啟與學生的每一段關係,她說每個學生的成長背景不同,所以需要用個別化的教育,也就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回應他的需要,協助他成長」。老師堅信「愛,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透過用心陪伴,讓學生感受到被愛護,其生命就可能發生改變。只是,剛開始都充滿挑戰;「有些學生願意接受教導並調整改進;有些則帶著懷疑,測試老師是不是真的關心我;有些則不領情,還會故意唱反調。而那些不願意接受的學生,其實是因為從小的負向經驗。」

行為的背後,都藏著一個「需要」的故事
淑娟老師分享教學過程,數度流淚,因她懂得學生每一個壞的背後,其實都有一顆渴望被愛與貼近的心。
老師曾經帶過一個瘦小卻常和同學吵架的甲生,她用了許多方法,甲生的問題行為仍反覆發生。有次甲生再度犯錯,老師大發雷霆;但事後老師自責不已,還生病一星期。「如果在教育的現場,學生的行為一直沒有改變,那一定是我還沒有找到適合的方式來陪伴他。」老師紅著眼眶說著。因為在校狀況太多,最後家長決定要將甲生轉學。淑娟老師心想「轉換一個環境對甲生是幫忙嗎?如果甲生就是一項課題,那麼一定有我可以學習的地方。」於是,老師努力的與家長溝通,讓甲生繼續留在學校,並悄悄地連結一位「神秘阿姨」,在生活中給予甲生陪伴與關懷。
畢業前夕,老師觀察到,甲生常常穿著一件迷彩外套,心想「這外套應該很有意義。」於是買一件迷彩外套送他當畢業禮物,並親自幫他穿上;甲生開口說:「老師,你可以抱抱我嗎?」這是第一次,甲生主動擁抱老師,並且感動地哭了。原來甲生的母親很早就不在身邊,他所有負向行為的背後,其實是用來掩飾內心對母愛的渴望。

牌沒有好壞,只有願不願意用心打牌
淑娟老師回憶帶班的歷程,形容自己像個後媽,因為好幾次都是從二年級開始帶,「帶班級就像拿一副牌,每次的牌組都有不一樣的挑戰。」最為難的是要重新形塑班級風氣!「曾經帶過全班同學都非常冷漠的班級,他們的家境都不錯,卻不懂得關懷別人和感恩。連說一聲謝謝都不會,把每一個無條件的幫助,都視為理所當然。」
「是課業成績重要?還是品格和品性重要?」淑娟老師思索了許久,默默地作了一個決定,那就是要教出有品格的學生。因為只有好的品格,學生才會懂得感恩、知道孝順、願意回饋並關懷社會。
為了讓這班學生學會「謝謝、感動、感恩」這三個態度,老師透過聯絡簿,讓同學寫下對彼此的欣賞與感謝,接著再由當事人給予回饋。經過一年的時間,漸漸地孩子們學會欣賞與感謝,也懂得表達情感。淑娟老師說:「有的時候,大人沒教,孩子也不會。所以大人如何教育、如何示範的身教,是重要的。」

教育,沒有捷徑,每個生命的成長,都需要經過時間的耕耘
教育要教的是孩子的心,而不是行為。淑娟老師說:「處理事情一定比陪伴孩子容易;用權威或打罵的方式嚇阻孩子,最快;但就像皮球一樣,我們用力的打下去,會反彈多高,我們不知道。」
所以淑娟老師用「愛心」來關懷、用「智慧」來教育、用「身教」來堅持;這樣做,不見得能馬上看到效果,甚至常常需要改變策略。但唯有這樣,生命才有成長的可能。
讓淑娟老師在教育現場堅持32年,是因為陪伴過的學生,都能慢慢的改變與成長;而自己的孩子也給她上了一課。老師說,從前的她很嚴格,覺得自己做的都是為了孩子好,而忽略傾聽、了解孩子的需求,後來孩子變得越來越反抗。這才知道,原來家長認為的「為你好」,有時是給予孩子的壓力。於是淑娟老師開始調整心態,「老師也要懂得道歉,這是最好的身教。」因此,她認真地和自己的孩子道歉,開始學會傾聽,透過自己的轉變,和孩子的關係也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變化。他們改變了老師的教育觀點和方式。

用心幫助,就有改造他人生的機會
慈馨家有兩位孩子曾被淑娟老師教過,老師總是在聯絡簿上和孩子有滿滿的對話,有教導、有關懷、也有支持。
對於慈馨,老師有滿滿地欣賞與感動,因為「慈馨的孩子像一面風箏,而慈馨的老師就是那風,默默地提供一股力量讓孩子得以逐漸成長、翱翔天際。」
感佩淑娟老師對學生以及慈馨孩子的用心陪伴,用愛累積孩子生命的能量,進而翻轉孩子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