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開店囉!–我家也有福利社

文/資深資訊管理員 王元鼎

「老師!今天有福利社對不對?」
「老師!今天有賣什麼飲料?」
「老師,明年我也可以當店員嗎?」
「老師,最近怎麼沒有打折!」

太忙碌了,老師也跳出來幫忙!

自從福利社有了實體店面之後,孩子對於福利社方案的興趣又更提高了,常常會聽孩子好奇今天開店有什麼東西、好奇有沒有折扣、好奇是否有機會成為福利社的店員,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一個小小的發想。

最初,我們觀察到孩子取得日常用品方式很便利,在使用的時候也不會特別愛惜,總覺得東西壞了再申請就好。我們發現孩子並沒有被建構「這些物品是需要別人花錢買來的」的現實感。因此,除了日常生活加以宣導之外,更著手設計第一代的福利社方案,我們設計代幣讓孩子透過代幣「購買」自己的生活用品,清楚商品價,
也練習分辨,哪些東西是必需品、哪些是奢侈品。

付的錢對嗎?確認結帳金額很重要喔!

方案草創時,福利社有點像麵包車或小蜜蜂的概念,每個月有一至二個週六下午,工作人員推著貨品車到家童生活的樓層去販賣商品。運作了幾年,孩子漸漸有概念,知道代幣要拿來購買自己缺乏的必需品,也知道這些物品不是憑空得來,而是需要花錢的,要好好珍惜。

於是,我們漸漸把目標推向更上一層樓;以往孩子是福利社的購買者,現在他們是否可轉為福利社工作人員?或許讓孩子一起參與,孩子可以有更多的學習!於是,我們招募家童做為福利社的助理,開始學習要準時上班、要填寫工作紀錄、要盤點商品數量、補貨、標價、以及留意有效期限…。

盛況空前,大排長龍。

少年家園落成後,我們計畫利用七樓的空間,擺放貨架,讓福利社不再是推車販賣的型態,而是有了固定場所,有了店面。
因此,第一梯次工讀的孩子,角色就轉變為店員,在實體商店運作初期,他們要幫忙組裝貨架、搬運商品、打掃庫房、盤點商品、商品建檔、學習開店流程、學習使用結帳系統。因為不熟悉,他們在過程中不斷地遇到問題、不斷地想辦法解決。

「老師,這個貨架好難移動。」
「老師,這個商品要怎麼標價?」
「老師,我發現這個系統掃描條碼反而比較慢,用打字去查比較快耶!」
「老師,我們以後可不可以賣包包?」
「老師,聖誕節要到了,有沒有特別的活動?」
「老師,這種餅乾其實很難吃,我們都不喜歡買。」

要買的東西好多,趕快下手!

因為擔任店員,角色和任務不一樣了,這刺激著他們去思考商店經營需要哪些元素,讓他們有許多的發想跟解決能力。帶著孩子學習的過程,總能看見他們的進步,我常常喜歡問他們的想法是什麼,然後結合福利社方案的用意,引導他們有更深度的學習,而這群店員聽完之後大部分都能理解,有時候還會提出好方法幫忙解決難題。

第一梯次的店員熟悉工作運作模式之後,成了資深店員,也晉升成幹部,他們得排班學習當值班經理,並帶著第二梯次的新店員學習,這段歷程對幹部的衝擊應該是最大的。

「老師,為什麼小雨跟阿水他們一起工作的時候很常吵架啊?」
有一次在幹部會議中,小今忍不住問了這問題,小可、小月、小因馬上就有共同的感受,小因:「我覺得小西他上班都不認真,跟他講話他好像都不在意。」
「嗯,你們看見了要帶新人的不容易;這很棒,對於新進的店員,我想他們都有不同的狀態,你們要不要多說一點當時發生的狀況?」我帶著幹部們去理解新人的個性、做事的風格,然後讓幹部調整帶領的方式。

思考著自己的錢還夠買哪些東西。

我跟幹部們說:「我們重點是要讓新人學會這件事,而不是讓他們害怕做這件事,我知道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每次開店我也會陪著你們一起,或許新人進步的速度很慢,但我們要的就是他們願意學習、願意進步,這樣就足夠了。當初我在培訓你們的時候花了將近二個月的前置時間,但這批新人卻是直接上場,當然會遇到很多挫折,我相信你們幹部的用心,新人都能感受,也相信新人慢慢來一定有辦法學會,這是傳承與學習中最重要的事情。」 之後,這些幹部們調整好心態跟目標,在帶領新人的過程中漸漸成長。看見新人一步一步的熟悉流程,也漸漸能應付各種層出不窮的狀況,以往都會一直抱怨新人狀態不好的小可,開始在工作心得寫下他看見新人進步的地方;以往多僅止於觀察的小今,也能找到好的時機跟想法去提醒面對問題的新人。

福利社店面開張大吉,福客常臨,揭匾!!

今年四月,我們更新實體店面位置,設立於少年家園一樓辦公室間,還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喬遷開幕儀式。開幕當天孩子們大排長龍,對新的福利社非常期待,我們發現福利社不僅提供商店運作與服務,還成為孩子們交流學習與回憶的特別空間。

未來,福利社方案一定還會成長,會有不一樣的樣貌,是孩子們很重要的學習場域。我們的初衷就是抱持著相信,相信孩子們的能力、相信全家人共同創造的價值,並透過彼此的陪伴與練習,培養孩子們的實務操作技能,增強他們的自信與成就。我們在慈馨家,開店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