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有,是為了滿足內在的匱乏

文 / 編輯小組

這天,學校學務主任來電,氣沖沖的說:「家裡有孩子去附近便利商店偷東西,請家長到學校一趟。」這時本家保育/生輔老師、社工老師趕到學務處,只見幾個孩子正被罰站著。

「學校附近的便利商店店長,透過監視器,看見這幾個孩子偷東西,店長很生氣的說要報警處理,所以先告知學校。請我們先帶孩子一起過去便利商店,看看要怎麼處理這件事情。」學務主任語氣從生氣轉變為無奈的說。

於是,我們開著車,載這幾位孩子到了便利商店。
「已經很多次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你們看要怎麼處理?是不是直接報警?」店長見到學務主任、家長到場嚴厲的說著。

每一個行為背後,都說著一個故事

慈馨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帶著不同的故事來到這裡。每個孩子的生活習慣、認知及價值觀念,都從原生家庭或寄養家庭學習而來,所以反應出來的行為模式差異極大,因此大部份孩子來到慈馨後,師長們需要再重新教導適宜的行為模式。

像有個男孩,來自隔代教養的原住民家庭,他跟老師說:「以前在家裡,奶奶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有時候家裡都沒有煮飯,自己就只能去鄰居家找食物吃,在老家那邊不用問別人,看見東西就可以直接拿來吃了。」所以,這男孩對於老師教導的物權觀念和社會價值觀念,與他成長的經驗有很大的落差。

還有一個孩子,偷竊行為一再發生,在陪伴教導,反覆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很納悶的問著老師:「以前和爸爸出去,只要看到車子裡有錢,爸爸就會直接把車窗敲破,把錢拿走;去便利商店,爸爸拿東西都沒有付錢,也沒有怎麼樣,為什麼現在我這樣做不可以?」孩子的疑惑,來自於早期生活經驗所建構出來的價值與行為,身旁的大人並沒有教導他是非對錯。     也有孩子對於偷竊一事的看法是:「我知道不可以偷拿別人的東西,可是每次零用錢很快就花完了。在學校下午又很容易肚子餓,所以我看見同學的錢放在抽屜內,就忍不住……」原來,在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WHY,要先了解孩子的內在狀態與需求,才能針對行為來教導孩子,並且同時照顧孩子的需要,達到教育目的。如果,只是一味的針對孩子行為問題,卻沒有了解、協助孩子的內在需求,類似的行為問題可能會反覆的出現。

以輔導代替處罰的「陪伴成長方案」

當然,孩子做不對的事情,不能以孩子的內在需求做理由,還是要認真的教導其偏差行為。在瞭解孩子的內在狀態及需求後,如何教導?如何陪伴孩子面對錯誤,並學習負責?態度與策略成了很重要的藝術。在分享的第三個案例中,孩子很快的就把零用錢花光,可是每天又有吃點心的需求,而去偷拿班上同學的錢。遇到這樣狀況的您會如何教導孩子呢?該怎麼以輔導代替處罰呢?

當慈馨遇到這樣的狀況,老師會認真地與孩子討論並擬定「陪伴成長方案」。什麼是陪伴成長方案?就是一種以輔導代替處罰的概念,陪伴孩子學習負責及改過,並在錯誤中看見自己的困難與挑戰,然後找出幫助自己學習的方式。在剛剛的案例裡,老師很認真的與孩子討論如何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孩子說:「要把錢還給對方!」

    「嗯,很好。還有呢?如果你的錢被偷了,會不會覺得難過或是生氣?」

    「會,我還要跟他道歉」孩子低著頭說。

    「那你知道,如果偷東西被警察叔叔抓到會怎麼樣嗎?」

    「不知道」孩子搖搖頭說。

    「那你有責任自己去了解什麼是竊盜罪。所以請自己去查尋竊盜罪相關資料,並把它抄下來!」

就這樣,在老師的陪伴下,孩子與老師討論著如何面對自己的錯誤。除了行為問題上的學習外,針對孩子的需求,也是重要的課題。

    「你的零用錢很快就花完了,等到肚子餓就沒有錢可以買點心吃,怎麼辦?」孩子沉默了許久,認真地望著老師說:「那……老師幫我保管零用錢好了!」

    「這怎麼可以,你要練習自己的理財規劃啊!老師可以幫忙你的,是和你討論拿零用錢的方式。」

    「拿零用錢的方式?」

    「以前你是一個月領一次,我們可以變成每週領一點,但是怎麼花費?買了些什麼?還是要清楚的寫在自己的記帳本!」

    「嗯,我知道了!」這時孩子臉上露出了微笑,像是找到了幫助自己長大的方法,一種感覺自己又更進步的開心。

    「可是,如果這個月有你很想買的東西,零用錢又只有這些,該怎麼辦呢?」老師進一步的帶領孩子思考。

    「那這個月都不要吃點心啊!」孩子很快速的回答。

    「不吃點心?你確定?你的肚子不會跟你抗議嗎?」孩子沉默了半晌,不好意思的說「好像會耶……還是……老師那我去打工好了?」

    「打工的確是個好的方法,只是你現在才國小,在外面打工賺錢是違法的喔!」

就在這樣的討論過程中,開始慢慢陪伴孩子的需求,也培養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

    「如果真的把零用錢都花光了,可是還是有吃點心的需求怎麼辦?你會不會主動與老師討論?我們可不可以從家裡準備餅乾、麵包當點心?」孩子點點頭,開心的微笑著。

犯錯中,重新看見成長的機會

在孩子犯錯中,重新貼近孩子,陪伴成長。而陪伴的過程,大人的感受與想法也是寶貴的,如何在過程中危機處理,又能夠把握住教育孩子的機會,這箇中滋味需要經過設計與思索的。下面與大家分享,便利商店事件,孩子後續的進展。

面對學校師長、便利商店店長的說明,一般家長當下的心情肯定很複雜,可能生氣、難過、無奈,或覺得難為情,有這些情緒和感受都是正常的;只是這時候還有比情緒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對於事件給予回應及表態,讓學校及店家知道家長對於事件的重視度與態度。

所以,我們的做法是:先帶著孩子真誠地表達歉意,並表明我們會帶領孩子處理這件事,為這件事負責。接著進一步與學校、店家討論賠償事宜,以及了解學校及店家對於事件的想法,尊重學校與店家的處理想法,並邀請學校及店家共同教導孩子。

返家後,老師馬上與事件孩子們開會,並嚴肅的教導孩子。「自己寫下來,去便利商店拿了哪些東西?什麼時候拿的?請誠實的寫出來,如果發現你寫的跟店長看見的是不一樣,店長想報警把你帶走,那個時候老師就真的不知道也沒辦法幫忙你了。所以,請誠實面對,敢做敢當。」老師講完後,孩子拿出紙跟筆,低頭完成。

    「現在,你要怎麼為這件事情負責?」

    「就賠錢啊……」孩子不以為意的說著。

    「那如果店長不接受呢?店長直接報警會怎麼樣?」孩子沉默沒有說話。

    「如果店長真的報警把你抓走,那就要找市政府的主責社工、你的家人去警察局,甚至可能要被關到少年感化院,在那邊就不像住在慈馨家,可以平日去學校上課,假日跟家長會面。而是家人們要到感化院看你,你有看過電視嗎?隔著透明牆面,用電話講話。這是你想要的嗎?」老師嚴肅的口吻說著,孩子從原先的不以為意,表情慢慢的沉了下來。

教孩子們面對是第一步,重新解構孩子們的價值觀並看清現實狀況是第二步,接著就是陪伴孩子們面對與學習。

老師讓孩子們先思維負責的方式,再讓孩子寫下道歉信,從中反省。隔天放學,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前往便利商店與店長道歉,並帶著賠償的金額償還。

    「道歉信和賠償的錢都帶了嗎?」

    「帶了……」

    「可以很緊張、害怕,但是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負責,請你們拿出應該有的態度。等一下我們去的那個地方……」出門前,老師同理孩子們的心情,陪伴孩子們的情緒,但也教導孩子們道歉應該有的態度。這樣事前的說明及準備是重要的,可以讓孩子在緊張、害怕、擔心的情緒裡,找到陪伴自己的方式外,並學習正確的態度及表達方式。

透過一連串做人處事的教導,孩子們逐步學習,而店長從原先的生氣、無奈,態度也漸漸的轉變,更配合著我們一起認真教導孩子。事後,店長還肯定孩子們勇敢面對及認真負責的態度。

此外,運作中的「陪伴成長方案」,我們邀請孩子的縣市政府的主責社工、家長前來家裡開會,共同擬定。除了道歉、賠償,查詢相關法律條文、了解少年事件處理法及少年感化院等相關資訊,也把孩子每個月認真記帳的帳本影印,寄給主責社工,讓主責社工及案家親屬共同見證孩子的學習,陪伴孩子練習理財規劃。在會議中,也創造對話的空間,讓案家親屬及主責社工能與孩子說說話。

    「不對的事情就不要去做,你要讓別人看不起你嗎?媽媽努力在工作賺錢,希望能帶你回家,我們一家人住一起。萬一你被抓去關了,我們要怎麼住一起?你怎麼這麼不會想,去給人家偷東西,我們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孩子的母親語重心長的說著。

    「皓皓,社工阿姨要很認真的跟你說,當機構老師跟社工阿姨說你偷東西,當下心情真的很沉重也很難過,不相信你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另一方面又擔心萬一你真的被警察抓走怎麼辦?我真的不希望去少年感化院看你,所以希望這次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會議結束前,也約定了半年後,會再召開一次會議,檢視並見證孩子的進步與成長。

在愛中學習,在相信中看見成長

半年後,再度邀請孩子縣市政府的主責社工、家長共同前來家裡開會,一同見證孩子的進步與成長。在會議中機構社工一一的列出這半年,孩子的進步,也邀請家長、主責社工繼續勉勵孩子「要做對的事情,做好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看不起你,知道嗎。」會議結束後,母親含著淚水,不停地與本家師長道謝,也透過主責、家長的見證與肯定,孩子越來越有自信。


貼心小叮嚀//教養小撇步:

陪伴孩子面對行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的問題行為能否獲得正向的改變是重要的課題,但有些時候,父母長輩因為急著要督促孩子改變問題行為,或者擔心孩子再犯,不知不覺便容易以懷疑或質問孩子的方式,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忽略了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想法與需求,才是問題行為改變的契機,所以親愛的父母長輩,我們不是法官或偵探,孩子需要的不是被定罪,而是被了解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