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的林氏父子

最溫馨的景象

林傳晃先生與其父林春風老先生是長期護持慈馨的大德。約在民國69年,林春風先生騎著腳踏車代人送米捐贈至慈光育幼院(慈馨前身),接觸慈光之後,了解育幼院照顧孩子的不易,便開始每月樂捐白米的行動。當時林傳晃先生才十幾歲,跟隨著父親一起騎著腳踏車前來,久而久之,父子二人也與慈光工作人員熟識。林春風老先生於民國86年往生,林傳晃先生克紹箕裘,延續樂捐之事,至今也逾40年了。

父親與母親的身教

    林傳晃先生說捐米行善緣於父親,應從父親的故事說起。日據時代,祖父是富甲一方的有錢人,但因吸食鴉片,敗光家產,家道中落。父親林春風先生於民國13年出生,是家中獨子。9歲時,祖母往生,13歲時,祖父去世,父親遂成了一名孤兒。為了生活,父親做苦力養活自己;長大後適逢二次世界大戰開打,被日本人調到緬甸當兵,替日本人打仗,歷經九死一生才回到台灣。返台之後,繼續認真工作打拼,親戚看父親老實、勤勞能幹,遂將母親介紹給父親。父母兩人結婚初期一貧如洗,婚後母親陸續生了四個小孩(一位兄長和兩位姐姐),父母的生活負擔不小,需要從事多項工作,方能撫養四個孩子長大。直至民國56年,家中經濟有所改善,父親帶著家人於林森路定居,並開設了一間米店。

    經營米店,讓父親結交許多朋友,也接觸了許多處於弱勢的人事物,父親經人介紹載米來慈光育幼院,這一載便與慈光結緣了。父親是孤兒,知道失親窮苦無依的痛苦,於是長期樂捐育幼院。後來因認同創辦人  李炳南居士設立台中蓮社、慈光育幼院、菩提仁愛之家……等公益機構的理念,父親也慢慢親近佛法,只要載完米,有空他就會念佛。

某日,父親載米外送,突然心肌梗塞,暈倒在馬路旁,被善心人士送往醫院。「那時候,我找不到人就報警了,最後得知在中國醫附設醫院。雖然及時救回,但不久陷入昏迷,再轉院治療…」回憶起那段往事,林傳晃先生語氣沈重的說著。民國86年3月父親病重,因平日結下許多善緣,竟有200多位蓮友,輪班助念,他也安然往生。「父親的頭七至滿七,慈光育幼院的鄭阿姨及小柯老師等人皆來念佛,對於此事,我非常感恩也非常感動!」林傳晃先生認為,這是父親長期行善的結果,才能召感這麼多人來幫他念佛。

父親去世後,母親和家人受到父親樂善好施的影響,繼續四處行善,慈光育幼院結束後,就接著護持慈馨兒少之家,家人皆認為「與慈光結緣,再與慈馨續緣」。而母親誦經信佛,也有預知時至的感應,民國95年,母親在100多位的蓮友念佛聲中自在往生。

圖片來源: 淨空法師

行善家風永流傳

    因嘗過貧苦,父親、母親最能感同身受,樸實慈悲的他們總是協助著需要幫助的人,而子女們也予以仿效。林傳晃先生自己護持或擔任志工的公益團體,有嘉邑行善團、慈濟、廣亮基金會、甘霖基金會……等,其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擔任便當志工,不僅能關懷著獨居老人、流浪漢,也讓他們在寒冬中能夠溫飽。

父母仙逝後,林傳晃先生秉持孝心,續父母之志行善。平日他會邀約親朋好友、鄰居進行樂捐美事,當自己與親朋好友的子女出生後,還會用孩子的名義樂捐送米,一來為孩子結善緣,二來落下孩子行善的種子。林傳晃先生認為行善這件事不分年紀大小,「子女年幼時沒能力、父母替他做、長大後他有能力了,就自己做。」他還表示:「行善不求回報,但有做家中就有好能量,家人們都能平安順遂。我現在有2個兒子,一個高二,一個國二,都會帶著他們做善事,回饋社會,兩個兒子長得很好,不用大人擔心。」

分享與期許

為人真誠、負責的林傳晃先生說,影響自己最深的是父母,他們即使在艱難環境中,仍盡力去幫助更困頓的人;當家境轉為小康之後,則自奉甚儉、慷慨捐輸。父母不善言辭,但他們常提到「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並願意付出最實際的行動扶危救困。這些良善與助人的態度和觀念,他想與慈馨孩子們分享。 再者,他想對慈馨的孩子們說:「你們都是家庭發生變故,不得已才來育幼院的,社會的善心人士和慈馨的老師們都在幫助你們,希望你們未來能夠獨立自主。你們現在還小,別人照顧你們;長大後,有能力了,換你們去照顧別人。」並期許慈馨孩子們發揚這種「互相回饋」精神,讓自己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