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要好的朋友

蔡○涵作品

圖 / 國三 小涵、文 / 小五 無名之輩

說到好朋友呢,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人,但我卻不一樣,我想到的是「書」。

書是我的精神食糧,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摯友,它更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古人說:「一日不讀書,言語無味,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因此,再如何忙碌,我總是要擠出一點時間來看看它。透過好書,我可以好好省思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是做了好事、還是壞事?講的話讓別人快樂了、生氣了、還是難過了?書它讓我知道這些狀況,也讓我避免下次再重蹈覆轍!

書像是博學多聞的朋友,有疑惑問它,它會給我解答。書也像貼心好友,陪我走過喜怒哀樂各種情緒~開心的時候,我就挑本比較搞笑、逗趣的書;生氣的時候,就挑可以放鬆心情的書;哀傷的時候,就閱讀比較勵志的書……。當我一頁一頁的翻閱,就會發現它就在文字裡等著我!     莎士比亞曾說:「知識是我們藉以飛上天際的羽翼。」又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慰藉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慰藉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好書是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書的好處並非三言兩語所能表達的,唯有親身體驗才能體會書中豐富知識的滋味。書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誰呢?我好想一探究竟!

意外的禮物

圖、文 / 高一 嵐

每個人都有喜愛的味道,無論是酸、甜或苦、辣的獨特風味,都有人會去品嚐它的美好,並且留下難忘的回憶。

記憶中,總有一瓶充滿著愛的辣椒罐,那是媽媽的拿手菜,也是家裡吃飯時不可或缺的一道菜;當加在飯裡、麵裡,那股辣味宛如在嘴裡開出了一片的花海。媽媽還在辣椒中加入了一些香菇和菜脯,所以口感就更強烈迷人,不知不覺地,我便愛上了這道菜。有一段時間,我似乎中邪般,每次吃飯,都一定要加上媽媽親製的辣椒,搞得爸爸媽媽提心吊膽,關心我的腸胃是否有任何不適;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吃過量的辣,會讓身體機能出狀況。幸好我健康無事,就這樣,過了幾個月,吃辣就成為我的習慣了。

不過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那麼快,一場大病帶走了媽媽;媽媽離開的那段時間,不再有人為我們準備辣椒,也不再有人會每天唸個幾句話,生活像一個少了零件的音樂盒一樣無法運作。那時的我真的不能接受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生活中的習慣,不時讓我想要尋找媽媽的蹤影……,總是等我回神過來,才想到她已經不在了。

某次的大掃除,我意外的在廚房裡找到一些媽媽已經做好的辣椒罐,每一罐上面都有標示著日期、做法以及加強的部分。我帶著五味雜陳的心情,看著這些不起眼辣椒罐,下意識以為媽媽還在,我跑了各處,才發現,她是真的離開了。這些辣椒罐有著媽媽的用心,是她與我生活時,在那段美好的時間裡做成的;當我發現的霎那,心裡是格外的驚訝,並滿溢著無法言喻的情感,那些辣椒罐,彷彿是媽媽留下來的禮物,顯得特別珍貴,我知道她不能陪伴著我長大,但她的味道將永遠在我心中。

馨光故事~我破壤,因為我很生氣

文 / 編輯小組

這一天,晚餐時段……
「你再白目,亂講話,我就讓你好看。」
「框啷框啷框!」滅火器摔在地板上發出巨大的聲響。
「你在做什麼!」老師大聲地喝斥著!
霎時,空氣凝結起來,四周只剩下滅火器滾動的聲音。
原來,是兩個孩子在吵架,其中一個孩子生氣地拿起滅火器往地板摔。親愛的爸爸媽媽,這時候的您們,會如何處理呢?先把摔滅火器的孩子叫過來罵?還是直接抓起來打呢?抑或是兩個孩子同時處罰、同時責罵?


★回到犯錯經驗中的自己

在安置機構,常常會有這樣的衝突事件,因為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習得了不同的情緒表達經驗,加上從小可能有受虐或受暴的情形,情緒反應與表達都是最直接的,這樣的情緒來自於與舊經驗的連結,或是對於人與環境的不信任,因此需要明確而清楚的設限。

看見孩子破壞公物行為時,父母長輩應先制止,並確認環境和孩子們的安全性。
然後穩定大人自己和孩子的情緒,避免負向情緒導引出更多的負向行為,讓情境變得不可收給。等當事者不再說氣話,並願意調整與溝通,再進一步處理善後事項。

在這過程,父母長輩不妨回想一下,當自己犯錯時,可能會有自責、害怕、擔心、生氣、挫折、氣餒、難過……等等的複雜情緒。
同樣的,孩子犯錯時,他的内在狀態也可能有這樣的感受與情緒經驗,而孩子的面對方式可能會有逃避(不想面對)、否認(抵死不承認)、責怪(把錯誤都推給別人)、羞愧(覺得自己是壞孩子)……等等不同反應,這樣的反應都是正常的,因為都來自人類的防衛機轉,防衛機轉簡單而言,就是當人們在面對挫折或不安時,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記得,我們是了解與接納孩子犯錯時,他情緒背後的狀態,但不代表我們得接受孩子的錯誤行為。此時,您可能會很疑惑,接納但不代表接受?其質接納的意思是,我們尊重孩子可以有情緒,但不接受他傷人傷己的情緒表達或暴行暴語的行為反應。像故事中的孩子,用摔滅火器來表達情緒,這就是不對的,就應該被教導。


★運用停、看、聽哲學,陪伴孩子的錯誤

接納了孩子的情緒,才有可能降低孩子的防衛機轉,才有機會陪伴孩子面對錯誤,讓孩子從中學習。所以,我們可以運用停、看、聽哲學,來協助孩子面對。

停,就是孩子犯錯的當下,大人先停下來,緩和自己的情緒,因為在面對錯誤的當下,大人的情緒經驗也可能受到波動,此時心裡的聲音可能是:「吼,怎麼又來了!」、「你在做什麼?」、「天啊,怎麼會這樣!」。當我們帶著這些負向情緒陪伴孩子,就有了預設立場,所以我們要先停下來。

接著是看,看有三個重點,一個是事件的嚴重程度,有沒有需要立即處理的危險狀况,另外一個是看看孩子的狀態與狀况,最後一個是看看可能的事發經過或情形。
先有初步的判斷與評估,再思考下一步要如何處理或回應。如果孩子已經緊張到不行了,這時我們又大聲地責罵,那孩子學到的經驗只會更退縮。所以,「看懂狀態」是很重要的處理藝術。

最後是聽,聽聽孩子的的說法,聽有兩個重點,聽聽事發的經過,也聽聽孩子在事件中的經驗,預計如何面對或處理,把責任回歸給孩子。
傾聽,是一種珍貴的陪伴,也是一種療癒的開始。不論孩子决定面對的方式如何,我們都不要馬上回應或否定孩子,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他努力思考,唯一想到的方法。需要釐清的是,「不要馬上回應」代表孩子的所有說法或想法我們都要接受嗎?當然不是,而是傾聽過後,才有可能開啟與孩子的對話空間,「不被打斷」則是談話的一種藝術。
傾聽後,父母長輩更能了解孩子的困境或挑戰,再帶領孩子共同思考,如何察覺與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提振勇氣,如何擬定善後的方法,以及如何舉一反三,提升未來解决問題的能力。


★陪伴孩子面對與學習

「從錯中學,讓孩子感受我是值得被愛的!我沒那麼糟糕。」

當父母長輩允許孩子犯小錯,在錯誤中修正態度、行為,他便能有所成長。以滅火器事例,物品損毀,可能讓自己、他人受傷的行為,老師一定會馬上制止,再運用停看聽的策略進行初步處理,後續則是進入陪伴成長方案,以行動來做改變。

「那我負責賠償滅火器好了。」孩子理直氣壯的說著。

「很好,那請問滅火器多少錢?去哪裡買?」老師問孩子。

「嗯……」孩子頓時陷入沉默。

「那你現在身上,有多少零用錢?如果滅火器一個要五、六百或是一千塊,你有這麼多錢可以賠償嗎?」老師又再反問孩子。

這時,原本還有點不在意,以為只要賠償就是面對與負責的孩子,臉慢慢垮了下來,眼睛直直的看著老師,認真了起來。

除了與孩子討論賠償外,因為滅火器是保護全家人的安全,孩子一時的情緒,而拿起來摔,於是老師又帶著他思考,行為背後的嚴重性。

「你知道,滅火器是做什麼用的嗎?」老師問孩子。

「有火災的時候要用的。」孩子認真的回答。

「没錯,你很厲害。可是現在被你摔壞了,萬一這時候發生火災,滅火器又不能使用怎麼辦?」老師再反問孩子。

「那……那就糟糕了。」孩子支吾的說著。

「所以,你要負貴保護全家人的安全。現在,你必須幫忙擦拭家裡一、二樓的滅火器,並檢查碼錶是否正常。我想,透過擦拭和檢查的過程,你會知道怎麼保護全家人的安全。你覺得,這件工作要維持多久的時間呢?」老師提出方法。

「兩個禮拜。」孩子認真的回答。

「老師問你,剛剛你是因為很生氣,所以摔滅火器。下次如果你還是一樣很生氣的時候,你會怎麼辦?」老師繼續帶領孩子思考。

「不知道……」孩子聳聳肩說。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你學習這件事情?」老師繼續引導孩子思考。

「那,我就不要跟別人吵架就好了。」孩子天真的回答。

「可是有可能嗎?都不會有生氣、吵架的時候嗎?」老師繼續帶領孩子面對。

「啊,會生氣啦,但應該不會再摔滅火器啦,哈哈。」孩子自己想一想,笑著回答。

「那這樣好了,你去訪問五個老師、五個小朋友,他們生氣的時候,都做些什麼,然後把它寫下來。」老師引導孩子如何學習。

「太棒了,那我就有十種方法了。」孩子開心的回答。


★在每一個錯誤裡,看見成長的契機

透過老師與孩子一來一往的討論過程,孩子有機會面對錯誤,更有機會貼近大人的想法,學習負責與面對的經驗。當然,陪伴成長方案,從擬定到後續的執行與完成,是一段不容易的過程,孩子就在這過程,釐清、反思、調整、成長。

於是,透過老師們的陪伴,與執行過程中的堅持,孩子有機會在錯誤中,内化自己的學習,成為生命經驗的一部分。老師們在每一個錯誤裡,聽見孩子的故事,有機會貼近孩子的生命腳本與經驗。就這樣,大人帶著温柔而堅定的愛,陪伴孩子學習,見證孩子成長,並一起感受生命被温養和豐厚的歷程。


【教養小撇歩】

當我們能給出「錯中學」的空間,珍惜並善用孩子每次犯錯的機會,父母長輩與孩子,一方願意繼續教導,一方願意學習,雙方便會感受自己没那麼無能與無助。當完成善後工作,再看看孩子事件前後表現的差異,您會驚訝自己和孩子共同的努力與進展!

親愛的父母長輩,陪伴孩子面對各式錯誤,不一定馬上就有改變的成效,因為生命

是流動的,學習是需要累積的。所以,不要因為教導後,孩子又犯同樣的錯誤,就覺得氣餒喔!

【註】此篇為本家教養家童的真實的案例, 選自本家教養書「馨光:點亮孩子的未來道路」。期盼透過文章,讓讀者對兒童情緒行為議題的表徵,以及背後的原因,有更多的看見與了解。也期盼本書的教養理念與實作技巧,能給予讀者最真摯的建議與協助。

「疫」同創造,開「馨」學習

文 / 研發暨社會資源組組長 廖振杉

二零二零是「變化」的一年,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原本規劃好的行程,需要重新修正與調整。大人們在這樣變化的過程中,「創造」新的方式與可能性;而孩子們也在這樣的變化裡,學習「適應」新的生活模式。

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議,為維護師生健康,由教育部頒布寒假延長。假期的延長,對於父母來說,是件挑戰,對兒少安置機構更是,因為這麼多的孩子待在機構,該如何兼顧防疫與關照孩子們的學習?於是,我們透過會議集思廣益,討論出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多元活動,期許在疫期中,為孩子們設計與變化新的學習方式。

校園闖關GO,認識東海大學

在家中待得愈久,愈希望到外面活動,因此我們尋找戶外空曠的空間,讓孩子們有機會舒展一下身心。於是,由社工心輔師長們設計,帶領兒、少兩家的孩子至東海大學,進行校園闖關。透過關卡的設計,認識大學生活,並瞭解相關科系。

「老師!我以後想來唸東海大學!」、「天啊!大學校園也太大了吧!我們一直跑來跑去。」透過實際的接觸與體驗,孩子們更能夠感受與想像大學生活,而這些經歷也提升了孩子們對於升學的動力。情境就像化學元素,讓生命變化出各種可能性,為孩子開啟不同的希望。

路思義教堂前闖關,瞭解教堂由來。
時光膠囊前合影,一起留下足跡與記憶
訪問經濟系的學生,瞭解系所的學習與未來發展。

做中學,學中做,培養烘焙的技藝

「老師,妳看我們做的是愛心形狀耶!」孩子歡喜地說著。因為此時,我們邀請的維尼手作工坊-廖婉琳老師,正帶領孩子們,製作手工PIZZA、鮮乳蛋糕卷。

兒少之家的孩子們,從揉麵糰、發酵、放上材料,到最後鋪上起司,製作出一片片美味可口的PIZZA。而少年家園的少年們,從蛋糕體的製作,到內餡的處理,每一道程序都馬虎不得,最後才能完成美味的鮮乳蛋糕卷。
我們陪伴孩子從摸索材料開始,到製作成一個個美味的成品,這是做中學,找興趣;更是從學中做,培養技能專長。

看我們努力的搓揉麵團,期待吃到美味的PIZZA。
完成美味的PIZZA,成為今天幸福的午餐
等待烤箱裡的蛋糕體,我們開始準備鮮奶油

畫一幅,可以吃的畫:糖霜餅乾課程

「老師我要畫…」「天啊!這個好好吃喔!」
等不及成品製作完成,孩子已經開始邊畫邊吃一旁的糖霜。

「方。糖。Fun-Sweet」范又方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學習糖霜的藝術,透過自己的雙手,彩繪手中的餅乾。剛開始製作,要能夠畫得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靜下心,慢慢地勾勒,再一點點的擠出自己想要的顏色,才有機會創作出屬於自己獨特的作品。沉澱,是一種力量,讓孩子們專注在眼前的事務,透過靜心,陪伴自己。

細心的繪製屬於自己特別而有創意的糖霜餅乾。
看我完成的作品,每一個都很美麗獨特吧!
老師作教學示範,大家圍繞在旁,專注學習。

防疫一起來,手做布口罩

「江芳瑱拼布工作室」江芳瑱老師的帶領下,少年們學習使用縫紉機,製作屬於自己的銀離子布口罩。

剛開始操作縫紉機,少年們還有些生澀,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在一旁觀望了許久。透過江老師的團隊引導與鼓勵後,少年們開始嘗試使用縫紉機,並學習機器的操作。
「怎麼辦,跑太快了!」、「老師是這樣嗎?」
少年們邊詢問邊開始練習自己操作,在一次次的嘗試、重試下,完成自己的口罩。嘗試是一股力量,讓少年們找到面對未知的勇氣;而當生活有機會嘗試,生命就有不同的養分。

少年們認真聆聽江老師講解布口罩製作過程。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使用縫紉機。
練習幾次後,就能自己操作縫紉機了。

自主精油防護,照顧身心好健康

透過陳寀瀅老師的教導,孩子們學習照顧自己和他人,並製作抗菌精油乾洗手液。

我們讓孩子從認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開始,瞭解自我照顧的重要性,並學習洗手七步驟。接著動手製作精油乾洗手液,只見孩子們倒著精油、蘆薈膠,像攪拌魔法般,完成一瓶瓶精油乾洗手液。

課程結束,寀瀅老師帶著孩子們認識精油,並用精油幫自己與同儕、老師們按摩。寀瑩老師說「防疫,除了有健康的身體外,擁有好心情也是重要的,這樣才能夠有好的抵抗力。」最後,孩子們更透過按摩對方頭部、雙手的行動中,學習到如何照顧別人與付出。


孩子幫老師塗抹精油按摩頭部,照顧老師的身體。
寀瀅老師介紹著新冠病毒肺炎。
家童們共同合作,完成抗菌精油乾洗手液。

陪伴的力量:創造心的連結,讓孩子感受到被愛

文 / 研發暨社會資源組社工師    劉彥芸

「剛開始在陪孩子的時候,發現孩子的學習狀況和自己真的很不一樣。後來和慈馨的老師一直討論、也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才發現,原來不只是我來幫孩子課輔;孩子教我的事情更多!」志工老師分享著。

這學期,舉辦了兩場志工會議暨訓練課程。期待透過主題分享及工作坊,與志工老師們一同學習陪伴孩子的方法,並安排了分組座談,志工老師們透過對話與經驗分享,彼此支持與交流。

郁茵老師與志工老師分享陪伴孩子的經驗與技巧。
楷欣老師在分組座談中與志工老師進行經驗整理與交流。


陪伴,讓彼此在交互作用中成長

4月11日,近20位志工老師們來到慈馨家參與的志工會議,邀請生輔員賀郁茵老師與郭楷欣老師進行主題分享,談談陪伴孩子的實務經驗。
郁茵老師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是花期不同。當有這樣的理解,您就會有多一些的耐心等待孩子,並願意停下來看看孩子怎麼了?」郁茵老師進一步分享如何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並運用「正向行為技巧」,如用肯定的語句回應孩子的需要、給孩子一點時間與空間、同理等方式,陪伴挫折的孩子慢慢能夠回復到穩定的狀態。

「老師提到案例以及原則與界線的概念,帶給我許多思考,這是我以前沒有想過的事情。」志工與孩子的關係,建立在彼此的信任與情感交流中。而關係建立的經驗,對孩子來說也是重要的學習。
第二段的主題課程,由楷欣老師分享在實務工作中對少年的觀察,探討人與人間的關係與界線拿捏,並進一步說明課輔的安排與原則。

接著,進入分組座談的討論與交流時間,志工老師們彼此認識、分享著陪伴孩子的點滴。「有一次課輔,孩子的狀態不是很好,讓我感覺到他的學習動力不高,後來孩子跟我說他要去上廁所,回來後眼眶紅紅的。課輔結束後,我邊騎車回家就一邊流眼淚,反思自己今天課輔的狀況,後來覺得,孩子不是不願意學,只是基礎不夠,需要更慢的陪伴,自己太急了!」志工老師說起當時的經驗,還是有些哽咽。
另一位志工老師也分享道:「每次課輔都需要騎40分鐘的車程,回到家都快晚上十點了,雖然覺得很累,但是和孩子的互動、看到孩子的進步就很欣慰!」

陪伴,是一種交互作用,陪伴者與被陪伴者在彼此的生命中不斷地流動與發酵。一位志工老師分享:「我陪的孩子是國三的孩子,常陪著他探索未來的生涯。讓我想起我真得很幸福,以前有家人陪我討論生涯,但這些孩子沒有家人,而我可能就是他的資源!」。另一位志工老師談到:「來課輔前,以為曾經有過補習班教學的經驗,對我來說應該不難,但來到這裡課輔,讓我重新認識孩子、學習教學!」。


顗帆老師帶著志工老師進行角色扮演,理解受挫孩子的心理經驗。
◆珊如老師透過影片賞析,帶著志工老師看見「相信的力量」。

連結,創造有價值的生命經驗

5月23日,窗外時陰時雨,仍有20多位志工老師前來參與志工會議,令人感動。
當中有陪伴孩子學習的課輔志工,也有長期協助行政事務的行政志工。
此次邀請了慈光社區心理諮商所的楊顗帆所長及林珊如研究所實習生,透過主題工作坊,讓志工老師透過參與、實作、角色扮演的方式,去體驗、反思與學習。

「你腦袋有問題嗎?」
「等一下你就完蛋了!」
「你爸媽是不是跟你一樣笨!」
一位扮演孩子的志工老師,不間斷地被這些聲音轟炸了2分鐘。結束後志工老師分享:「當下我真得好想逃走,心裡覺得好受傷,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我真得這麼不好嗎?」這些負面的話語,就是許多孩子曾經的生活日常。
漸漸的孩子開始對自己失去信心,不願意相信自己有能力與值得被愛,甚至想要放棄自己。而我們可以做的,不是彌補,而是如何讓孩子感受到被認同、被傾聽、被看見。然後,孩子就有機會自己長出新的能量,面對未來的困境與挑戰。

「我想到以前教養自己孩子的經驗,總是以自己的期待去要求孩子,沒有真得停下來去聽他說說他的想法。其實,只要讓孩子安心,對他就是最好的陪伴。」
「我回想到自己長大的歷程,好像自己想要的就是大人可以多理解我一些、看到我的不一樣,就跟這些的孩子一樣。」志工老師們分享著角色扮演後的反思。
其實,人們的信心與成就,不是來自於功課多麼優秀、表現多麼出色,而是生命中有那麼一個人,發現自己好像有點特別、有些不一樣。而這樣的「連結」是有價值的,將帶給人們力量,繼續往前走。

與志工老師們合影,紀錄共同學習的點滴。

謝謝每一位志工老師,來到孩子的生命中,您們帶給孩子什麼樣的風景,孩子就有機會帶著這些力量創造屬於自己的風景。
您們就像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未來當孩子遇到挫折或生命中的某個重要時刻,會想起有這麼一個人,願意無條件地相信他、愛他。
這顆連結的種子,將會持續地發芽、茁壯

小樹之歌~養一棵樹,成為承接的土壤

文 / 慈馨兒少之家諮商心理師  莊柏宣

有個孩子,習慣在諮商前先為心理師泡一壺熱茶,再帶著他泡好的熱茶、兩組小茶杯和自己的玩具一起進去諮商室,於是諮商時他與心理師兩人便能一起喝茶與晤談。想想,諮商對他來說似乎是件很愜意的事。

某次諮商,他遲了些下來,匆匆忙忙地想進諮商室,但他仍記得每次諮商前都會執行的「儀式」;於是在匆匆之下,未詢問辦公室的老師便自己拿了櫃子裡的茶壺與茶杯,而剛好他那天手上已拿了許多東西,原先拿在手裡的茶壺蓋子就這樣
「ㄆㄧㄤ」地掉落。

在孩子與心理師諮商結束後,我想找他談談摔破茶壺蓋子與重新討論借用器具的規則。孩子一開始聽到我要找他時,隨即表示他有其他事情要忙,以及展現不知道我找他要幹嘛的樣子。

看見他為這件事感到緊張與焦慮的模樣,我想先緩解他的緊張,讓他知道我並不是為了責怪或責罵他而找他聊聊。於是我先好好肯定他為心理師泡茶,能夠留意與照顧自己和他人的需求,而且能夠持之以恆地做這件事;讓他明白我一直有將他的善意看在眼裡。接著再提到今天的小插曲-他不小心打破茶壺蓋子的過程,以及同理他打破蓋子時的心情,再說明我覺得「好可惜」的部分:若是他和老師們表示他要拿茶壺,老師們便會協助他從櫃子中取出茶壺;而且老師如果發現他手上拿了好多東西,也很可能會幫忙他將東西拿到諮商室,這樣茶壺蓋子可能就不會不小心摔破了。

在過程中,一開始從孩子的亮點切入,孩子那些擔心被責罵的緊張和焦慮便消除了許多,同時也見證了他關照自己與他人的善意;因此在談話中孩子能輕鬆自在且主動地和我互動應答,甚至他也能自己提到「之後拿東西之前先跟老師說」,以及自發地想出能夠怎麼彌補摔破的茶壺蓋子;像是:先用白膠、三秒膠黏黏看,如果真的不行的話可以再和小家老師一起去店家找尋相似的蓋子;若真的沒辦法,可以再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一個新的茶壺…,這些都是孩子自發想出來的彌補方法。在與孩子討論的過程中,最後詢問孩子想要用什麼方式讓小家老師知道摔破茶壺蓋子這件事。他原先提到自己擔心被罵因此不想讓小家老師知道,然而在鼓勵與賦能之後,孩子表示自己可以試試看單獨和小家老師說明。

從這次的經驗中,體悟到孩子自身其實擁有辨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孩子的不安與焦慮能夠先被承接,且陪伴孩子的我們能夠看見和反映孩子在事件中的亮點和不容易之處,以開放的態度和孩子談論事件發生的過程,那樣的能力便會在過程中嶄露光芒。

心的刻痕~付出與收穫

文 / 慈光基金會行政組出納   陸廷瑋

初次來到慈馨,最常被問:

「你叫什麼名字?」
「我名字是XXX,要記得我呦~」
「上次才跟你講過了,怎麼又忘記我了呢!」

看到孩子如此熱情與活潑,心想有機會的話,我想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機會沒有讓我等太久,因為課輔志工報名開跑了,於是我便如願行之。

當課輔開始之後,原以為只是單純的師生互動與教導,但……過程似乎不是很單純……

第一次課輔~默契絕佳

課輔第一天,除了聊天之外,我問孩子:「課堂中不懂的、不會的,你可以先告訴我,我再教你,這樣效率比較高。」孩子說:「好哇!三位數的乘法我不太會。」我感到非常意外,第一次課輔就找到教學模式,像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緣分是如此的奇妙。

這讓我想到,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可以像孩子一樣詢問嗎?有時體諒他人,不願意詢問,自己又沒能找到解決方法,那麼這份體諒,還會是體諒嗎?詢問他人,借助對方的經驗,事情也許可以做得更好,這是課輔經驗告訴我的「遇到困難,學會找人詢問」。

轉折~我是什麼角色

期中考前一週,為了加強孩子做題目的能力,我讓孩子寫學習評量,以提供學校課堂外的練習,孩子說:「這個很簡單耶。」我說:「我們來計算成績,來看看你可以得幾分?」第一回測驗80分,但之後的幾回測驗卻不超過80分,我說:「題目看起來簡單,反而容易出錯,再仔細檢查,你會表現得更好。」孩子說:「好,我知道了!」

期中考後,孩子的排名落在班上中段名次,我問:「期中考的成績你滿意嗎?」孩子說:「我覺得不錯耶!」當下,我沈默了….內心很複雜。孩子的實力是可以在前段班,卻因為粗心而出錯,不過孩子卻是充滿笑容,對於自己的成績相當滿意,也讓我重新思考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就在另一次的課輔,晚上7點10分我準時到了課輔地點,過了10分鐘卻不見孩子身影。此時小家老師告知:「孩子稍早吃飯時發生衝突,需要一點時間調整情緒,但我們希望孩子不因為自己的情緒而取消課輔,你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陪讀。」當下,我明白孩子的情緒是需調整的,因此暫時拋開課業,讓他可以在學習的過程增添一些趣味性,過程中孩子充滿著笑容,他沒有告訴我剛才發生的事情,我也沒有主動詢問,那不是我的目的,我希望的是陪伴他,在學習中找到快樂……突然一個畫面在我心中一閃,先前孩子因為粗心但展露出的笑容,似乎告訴了我什麼…….。

這件事突然讓我有種感覺,生活中,事情沒辦法盡善盡美,有時感到挫折與沮喪,甚至心情亂糟糟的,影響到家人、朋友。從孩子的笑容教會我「事情沒辦法做到滿分,信心不能扣分」。在忙碌的工作中,換個模式進行,學習新的方法,不只可以加快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中找到樂趣,這是課輔孩子讓我知道的「從學習中找快樂」。

課輔這件事情,在我過去的觀念中,就是「付出」自己的能力與時間。而當真正開始陪伴,自己也認真思考,究竟我是在「付出」?還是在「收穫」?正在看文章的您,覺得如何呢?


不一樣的關係與看見

慈馨有一群願意用生命陪伴生命的夥伴,效仿早期台灣傳統農村社會的大家庭概念,從保育/生輔員、社工員、心輔員、行政人員到廚房阿姨等,都有機會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如同叔叔、伯伯、阿姨角色。
我們重視的不是任務導向,而是關係導向。透過關係的經營,真實的交會並影響孩子的生命。所以,不只專業人員需要接受訓練,非助人相關科系畢業的行政人員,也需要接受初階的專業訓練。
在慈馨,我們將行政人員定位為半專業照顧者。因此,在文章中您可以看見,行政人員如何透過課業輔導陪伴的歷程,影響一個孩子;而工作同仁也因為陪伴孩子的過程,豐碩自己的生命經驗。

社區合作:和兒童少年共學的相遇相育

文 / 社區心理諮商所所長 楊顗帆

慈光社區心理諮商所,身為社區的一份子,一直期待能和社區有更多共同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這些年,所幸學區的成功國小和育英國中,打開校門讓諮商所的夥伴可以進到校園帶領團體,展開和兒童少年相遇、同時也相互成長及療育的旅程。這兩所社區的學校,一直也是我們家園孩子們成長的後盾(多年合作的默契,來自我們一起面對好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大小困難,其中的辛勞和感謝,合作的夥伴們懂的);而能到校園帶領兒童少年的團體,不僅是諮商所在地服務的初衷,同樣也是基金會期待回饋社會的願景。

本次專欄特別邀請了珊如宜君,兩位在諮商所即將完成一年全職實習的實習諮商心理師。
一年的實習歷程,在成功國小帶領了一整年的長期人際成長團體,看著一群孩子們從團體中的失控,陪伴孩子們在人際互動中有更開朗的成長。在育英國中,則是兩個學期個帶領兩個不同的團體:性別團體、愛情團體,聽著青少年對性別意識的反思討論、對於愛情的憧憬好奇,從中也更加認識和靠近了自己。
以下,邀請珊如和宜君的分享,敘說和這些兒童少年共學、相遇、相育的故事


維特的時光小屋

文 / 實習諮商心理師 林珊如

還記得初時聽見能夠到隔壁的國小與國中帶領團體時,即使對國中與國小的團體有點陌生,但仍是懷抱著躍躍欲試與豐富的想法,期待自己能在兒童與青少年團體裡施展自己的學習。第一次與成功國小的孩子們接觸時,我發現兒童的小世界是天馬行空且充滿創意的;他們的出奇不意與不按規則出牌的反應讓我措手不及、他們的躁動令我忍不住隨之起伏。
而困難總是不會只有一個乖乖來到面前,等待解決後才迎來下一個;另一方面著手開始第一次的育英國中青少年團體,與成功國小不同的是需要自己設立主題並招生,性別角色主題在國中裡面臨著找不到成員參加的窘境,然後才發現自己把自己的位置放得與兒童和青少年太遠。

我學習回到相同年紀去思考那年紀的我是什麼樣貌,腦袋瓜裡想的都是哪些事情、哪些想法,以及生活裡我總是敏感著什麼感覺。漸漸地,彷彿那個年紀的我,也跟著成員們一起在團體中學習成長,陪著兒童練習規則、也用他們的視野看世界;跟著青少年豐富更多對性別、對愛情的認識。
一年飛逝,意想不到的收穫,感受到自己內在小孩的成長。原來,不僅是學習如何帶領兒童與青少年團體,也經驗到讓孩子們帶領著自己的蛻變。


用陪伴演奏成長的序曲

文 / 實習諮商心理師 林宜君

如果要性別刻板印象地說,女人心,海底針;那青少年的心,大概藏在深海的大貝殼裡,說對咒語,才有機會看見貝殼中稚嫩但熱情的心。和育英國中團體成員的合作,如同照顧8盆含羞草般,嘗試找到對的頻率,等待分享性別觀點、愛情憧憬的害羞青少年,願意向陌生的老師開展枝葉,隨風搖擺。用他們的語言,談論其生活中熟悉的經驗;用和他們同在的姿態,看見其眼中的世界。我相信,惟有與青少年玩在一塊,才有更接近彼此的可能。

設計成功國小團體方案時,大多參考既有的團體研究或方案,著重在構思團體內容,反而少讀到leader帶領兒童團體後的經驗反思(急需尋求普同感)。
帶完一年的團體,更多隱藏在方案架構下的學習是:如何讓成員都能在團體之中。「在團體之中」,並非意味每個成員都坐在椅子上(這畫面太美我不敢看),而是創造一個團體氛圍、活動,讓不同狀態的成員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參與;他可以只用聽的、躺在地上邊蠕動邊看白板、和其他成員悄悄話,但輪到他時知道接下來的步驟。如果要以簡短幾個字形容這一年帶領兒童團體的經驗,那會是「大開眼界」,我認識到:

  1. 兒童精力無極限,他們較聽不清楚低頻聲音,我在帶完團體後常常喉嚨痛。
  2. leader需要時時留意小細節,並立即給予10倍的社會性增強與肯定,因為來參加團體的成員,在生活中可能較少得到被稱讚與鼓勵的回應。
  3. 孩子一定有所成長,一週週的見面可能無法發現,但比較第1次團體與第16次團體,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變化這麼大。
  4. 孩子都會想被好好帶領、關愛,端看老師、家長、大人用什麼方式靠近他們。

這一年與兩校團體成員的相遇,都讓我更相信孩子遊戲的本能,以及自我實現、追求成長的天賦,也為我在與兒少工作的歷程中,寫下珍貴美好的一頁!

我的未來不是夢~成為生涯的掌舵手

文 / 慈馨少年家園教保組組長 鍾宜珮

對於家園少年來說,國三階段是生涯發展的抉擇時刻,此時的「生涯決定」則影響了少年接下來的升學、專業能力、生涯發展和未來,對此家園在協助少年進行相關決定時,會考量以下狀況:

  • 個人經歷:Savickas主張職涯抉擇歷程是個體對自我概念的詮釋及經由自身與環境的調適和互動而形成。少年在環境穩定後自我概念正向發展,惟在學習自尊上,仍會因早期學習不穩定影響其自信,進而造成生涯選擇的狹隘。
  • 社會支持:少年身心發展未成熟,故在生涯選擇上,父母須從旁引導和協助;陳淑丹(2002)與林怡青(2001)的研究皆發現,家人(特別是父母)及師長對於青少年在生涯決定上具影響力(林蔚芳,2012),此時家園內師長為其引導之重要依靠,另家園也會視情況邀請其生命中重要他人來給予其支持和陪伴。
  • 環境因素:環境直接或間接對少年生涯探索與抉擇造成深遠影響,家園透過多元化的引導,如:跨越困難系列講座、圓夢計畫、職涯探索等活動,來協助少年多元認識,並深入認識更多職業內涵,後續更結合學校生涯教育等相關結果,讓少年在生涯決定更貼近其需求。
少年財務自立團體:透過媒材演練,讓少年對於未來自立生活的支出費用更有現實感。

108年下半年開始,家園共有七位少年即將面臨生涯決定,家園連結家園心理師施作「多元智能量表」並結合「職業興趣組合卡」,讓少年看見自身能力和職業趨向,強化少年自我認識和認同,在少年提出生涯目標時,會帶領少年看見該項職業的內涵、應具備之能力,並檢視目前能力現況;學業現況與升學目標是否有落差或其生涯目標與其特質有許多衝突等。

少年生涯團體:老師利用圖卡引導少年說出對生涯的想像。

近年來,因應法令更動,少年安置期限縮短,少年需更早面臨自立之準備,為使少年於離開家園後具有就業能力和動力,故以「針對少年未來選擇的道路與科系是否未來能夠有自立養活自己的能力為優先考量」,作為生涯會議之目標,有位少年小正去年9月轉入家園,在進入家園前,生活領域並非在中部,面對生活環境驟然的改變,造成其在生涯決定有了不同的影響,在會議中透過測驗結果的說明,讓小正理解自身具備操作能力,而其對於汽修有高度的喜愛和了解,對此也帶入汽修未來的發展,以及該科系學習內涵,後續更發現小正認同的同儕就讀的高中內也有汽修,而透過該同儕的分享,小正期待能夠該校就讀,經與小正導師合作,老師也鼓勵小正在學業上繼續努力,就讀該校機率高,而小正也因此積極準備國中會考。

少年各自表述未來的生涯想做什麼,並將符合的特質寫在白板上。

家園協助少年逐夢,引領少年往夢想的方向前進,而少年是掌舵手,夢想的方向可以討論、可以陪伴,但路要少年自己走;在實踐夢想的路上更需要少年踏實地走每一步,沒有什麼事情是能一步登天,達到目標的捷徑在於每天一小步一小步的耕耘。

生涯會議:社工、心輔及小家老師與少年共同討論。

每個當下,用「心」去看待生命的可能性

文 / 兒少之家資深保育員   陳君菱

成長中的種種經歷,使我們總是憑著直覺去看待周遭的人事物;因此,當我們未受過專業訓練,面對孩子的情緒行為時,所有思緒常會被表面的行為問題所綁架,使我們忘記,真正的療癒力量,是你當下的「願意陪伴」

隨著社會變遷及醫療進步,被鑑定出必需特教的孩子比例逐年增多。在慈馨家,我們陪伴的孩子,已從失依但智能正常之類別,漸漸增加智能障礙、閱讀障礙、情緒障礙…等類別。他們可能因口語表達能力差,在學校與人鬧矛盾;當他們想好好寫作業或寫試卷時,卻發現上面的文字,就像看不懂的符號,進而生氣地把作業或考卷撕掉…。而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面對隨時出現的大大小小的爆炸點,身為孩子的專業照顧者,需要先安定自己,才能陪伴與看見這群孩子背後的需求。

走在這漫長的陪伴道路上,空有愛是不夠的,你還需要專業知能與團隊;當大家互相扶持著、突破著,便會走的又快又遠。因緣際會下,我們連結了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王欣宜主任及台中特殊教育學校陳志清校長…等相關師資,到本家為工作人員進行特殊教育訓練,幫助我們在陪伴特殊兒童的行為問題時,能有效的運用正向行為支持策略,以洞察其背後動機、擬出改變行為之方法。

「正向行為支持」是一種以價值為導向的方法或過程,透過團隊合作的歷程,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及影響性。目的不僅是要在短時間內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率;在長期目標上,更期望得以改善個案的生活品質。過去教育現場,在面對行為問題,多以訓斥、懲罰、隔離為主;但正向行為支持著重「行為分析」、「功能性行為評量」與「正向行為支持介入」。因此,我們會先了解問題行為的前提事件(antecedent)、行為本身(behavior) 與行為後果(consequence)三者間的關係,消除可能影響其行為的潛在刺激,調整物理空間、心理環境;最後教導適當之正向行為,取代原來的問題行為。比如:孩子為逃避作業而出現敲頭行為,我們可以教導他以溝通板或溝通圖卡表達自己的不喜歡或討厭的情緒。 進行「功能性行為評量」是行為支持計畫的核心,唯有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才有辦法找出因應的介入策略,強化ABCR的連結。

在實際操作與演練中,針對孩子的情緒波動進行策略應對,避免孩子的情緒持續高張,導致關係對立,無法提供有效的策略陪伴。下圖則為講師提供的衝動行為應對圖:

尼采說:「愛就是理解與自己的人生觀不同、感受不同的人,並為他喜悅。愛並非喜愛與自己相似的人,而是渡過喜悅之橋,縱使彼此截然不同,也要去愛這般不同,不要否定對方,對待自己也是如此。」(註)生命最可貴的,是你願意去接納每個可能性,願純粹而豐富的愛扎根於我們及孩子心中,並帶領著我們及孩子,不放棄地愛著、努力著面對生活中的難題。

註:節錄「超譯尼采」一書(原文作者: Friedrich Whilhelm Nietzsche,譯者: 楊明綺,出版社: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