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兒家?

兒少之家主任 詹前柏

「家」有愛與溫暖,家人能彼此相愛、接納與相互扶持,是每一個孩子可以賴以成長、療傷止痛、重建信心與補充能量的安全堡壘。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家庭功能日漸式微,「家」卻可能成為一個讓孩子感到恐懼和身心創傷的地方。在孩子的心中,「親人」本是無可取代的,也是最能信任的;所以當他在家庭中被最信任的親人惡意對待時,對其創傷既深且鉅。於是基於保護與保障孩子的最佳利益,這些孩子會被政府帶離原生家庭,給予家外安置;並優先安排住到親屬家裡、其次是寄養家庭、最後才會選擇安置機構。

近年來,政府為了回應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國際審查委員的建議,有計畫的要減少機構安置的處遇;且一旦安置機構有院童傷害事件發生,總會被某些媒體有意無意的大肆渲染,以致安置機構的努力被抹煞,也讓機構安置的功能備受質疑。只是很弔詭的是親屬家庭雖是最被期待的第一選擇,卻是目前安置數量最少的;機構教養是最後的選項,卻有超過一半的孩子是被安置於各類兒少安置教養機構。甚至有許多孩子更是在經歷親屬安置與多次的家庭寄養後,最後還是得落腳在安置機構中。

當一個身心創傷的孩子被帶離熟悉的家,要和陌生人一起生活時,心中難免擔心自己是否會再被傷害?這世上到底有誰是可以真正信任的人呢?生命中曾經的傷害經歷,讓他們對大人、乃至於對這世界充滿疑懼。做為兒少保護最後一道防線的我們,需能同理孩子的心理與需求,穩穩地陪伴在他們的身邊,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中、在被接納與支持的愛裡溫養,等待他們的成長和茁壯~這份等待往往是非常漫長的。

曾經有個在家裡受到嚴重傷害的孩子,在被傷害的當下,其他家人卻視若無睹,不願伸出援手。小小年紀的他,對原家充滿著恐懼與怨恨,對大人更充滿著戒心。
所以當他輾轉來到慈馨家時,他整個情感是封閉的;即使長期透過諮商的協助,他仍然難以敞開閉鎖的心扉。在慈馨家生活了八年,在大家不離不棄的陪伴下,他的生命終於有所開展。有一天他對我說:「過去的確讓我對於大人有很大的排斥感,覺得自己不被疼愛,也不值得有人愛我;但因為您們的陪伴,讓我學習打開心房,去相信愛。我原來的家沒有了,謝謝您們再給我一個很棒的家庭。」我深深被他的
話所感動,因為我看見他桎梏的心靈已開始鬆動,被冰凍的感情已開始融化!然而,即便他在慈馨家感受到滿滿的愛,這個家對他而言,就只是生命旅程中的一個休息站,他終須獨自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家~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

另有一位小四的孩子,來到慈馨家剛滿二年,他說:「下個月就是我的生日,我又長大一歲了!」問他:「你希望趕快長大嗎?」孩子皺著眉頭沉吟了一會兒說:「長大之後有好多事情、好複雜,我不想長大;可是,如果我長大了,就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住一起,我又有點想。」我好奇地問:「所以你很期待和爸爸媽媽住一起嗎?」孩子立刻回答說:「當然囉!每個人不是都想和爸爸媽媽住在一起嗎?」我:「你不會害怕再被打嗎?」孩子遲疑了一下,說道:「等我讀完國中,我一定會變得更好,爸爸應該也會改變,不會再打我吧!」孩子的家人曾經對他嚴重的家暴,以致他必須被保護安置;可是孩子對於「家」仍是思念的,對曾經傷害他的親人仍有一份難以割捨的依戀與深深的期待。

落葉歸根,「家」是每個人的根;對慈馨家這些孩子們而言,回家的路可能非常漫長。可是在眾多善緣的陪伴與支持下,給予他們時間,耐心的守候;當他們的愛被滿足,創傷被療癒,長出自信與自主力,或許就會有能量找到回家的路,並建立屬於自己期望的「家」。衷心祝福所有被家外安置的孩子們,都能早日~回「家」


有愛的地方就是家

英文中,稱呼為「家」有兩個單字,一是「house」,二是「home」。「house」是指硬體設備的建築物,而「home」則是指由家人組成的家庭。
對讀者而言,家的定義是「house」?還是「home」?其實,大家所渴望、所期待的,無非是家人間相親相依、互相支持、陪伴的氛圍,也就是所謂溫暖的「home」,有愛的「home」,而不是身處昂貴的高樓別墅「house」。
因為有愛,家變得有能量、能醞釀豐厚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