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的聲音-初衷

文:莊柏宣心理師

圖:莊柏宣攝,那年夏天寧夏的孩子

遇見

  人生中總有那麼一些片刻不因時光而流逝、歷久彌新。在工作見習的第三天,一早騎著Ubike到慈馨附近的公園停放,一邊緩步往兒家的方向前進,一邊抬頭看看無雲的天空,反芻這兩天在慈馨家和孩子互動的經歷,突然腦中忽地閃過一條霹靂白線(就像是柯南串起線索時的剎那畫面),心底有種熟悉的溫暖油然而生,那是我好久好久未曾想起,大學某個暑假至寧夏擔任國際志工時陪伴孩子的畫面。

  寧夏的孩子,情感清澈透明,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有種敢愛敢恨的特質。他們如一口口的清井,從井口望進便能一眼見底。與他們互動的歷程中,自身情感的表露也受其牽引,那些在生活中習慣戴上的面具亦顯得世俗與多餘,短短的時光卻是心與心彼此共鳴的感動、深刻,延綿至今。

  慢步前往兒家的路上,思緒回到現實,是什麼讓自己重新回想起了那好久不見的記憶片段?「或許這就是來自潛意識的sign吧!」我在心裡對自己說。面對今天下午與主任們討論這幾天的歷程整理以及是否繼續進入培訓期,自己心中好像已經有了答案。

徘徊

  正式進入這個大家庭,開始與孩子有了更多、更深的互動後,開始面對與思索專任心理師在機構的角色定位。在過去專業訓練中,心理師的服務對象是案主,與案主的晤談和互動遵循著特定諮商架構,兩人的關係存在於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之中,盡可能保持關係的單純,維持著一定的界「限」;然而在這裡,安置機構是孩子們的家,心理師身為家中的一份子,多的是生活中與孩子們的日常互動,以及生活中帶點療癒互動與對話的「微諮商」,那麼過去所學的諮商架構和界線何在?

   很難不衝突對吧!至少對我來說,面對的是過去專業訓練與現在實務現場的衝突與掙扎,以及和孩子互動時的界線拿捏。少了外在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就得自行於內在心裡拉出那條線,至於那條線怎麼拉?怎麼彈性地伸縮和移動?似乎就只能依照自己在實務上的經驗不斷地嘗試、修改、嘗試、修改….至今不曾間斷。

再遇見

   然而也因為這樣外在實務環境的衝擊,將碩班四年心理師的養成所形塑而出且視之理所當然的框架,打出條細細的裂縫。那是自己原先認為「心理師的工作應該是什麼樣子?諮商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框框,從框上的裂縫一窺而去,望見的是當初自己由生物科技跨入心理諮商這一領域,想要好好陪伴一個人的初衷。

也才回憶起,那時的我並不是想要「成為諮商心理師」才進入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就讀,而是渴望能更貼近一個人的內心,如同當初在寧夏遇見的,那一口口一望見底的清井。

對我來說,諮商不僅僅是於特定時間關起門來的專業助人和療癒工作,而是在生活中貼近孩子內心,陪伴他走一段內在旅程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