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的陪伴~慈馨人物誌

訪談/撰稿:研發暨社會資源組 黃思恬社工師
受訪者:慈馨少年家園 蘇盟惠資深社工
慈馨兒少之家 簡采琦資深社工

陪伴,是一種身體力行的過程
為了更多了解安置機構從業人員的留任原因,促成了此次訪談的機會。
「因為我想要『陪伴』這些孩子。」
少年家園盟惠資深社工在慈馨已經有八年的服務年資,這是她繼續留任的原因。
一次與盟惠資深社工陪伴家園少年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看見,少年們因為不耐氣候的炎熱以及吃重的清潔工作,情緒逐漸地躁動……。沒過多久,浮躁情緒的渲染力越發強大,開始出現髒話漫天的情況,抱怨耳語也持續流動著。在這樣不容易掌控的情境中,卻看見盟惠資深社工以身體力行的示範以及鼓勵的語言撐住少年們的狀態,對於少年的髒話也持續溫和的提醒。
這過程中,沒有指令般的言語、沒有要少年忍耐、沒有受情境影響的負面情緒、沒有責備。有的是溫暖卻顯堅定的話語,讓少年們去經驗眼前的不容易,其實不如自
己所認為的這般困難,並且,無論處境如何,盟惠資深社工都願意站在現場和少年們一起同行。
筆者在旁觀察著、也感動著,並且更深刻體會盟惠資深社工的「陪伴」,有著一股力道,不是站在旁邊聲嘶力竭的加油打氣,也不是跟隨在旁默默觀察,是一種「我們一起做、一起體驗、一起感受各種情緒」的陪伴。這樣的「同行者」是許多走在自立路上的少年最真實的需要。

豐厚,自我修復的助人工作
「孩子會進步,妳可以感受到整個團隊也在進步,妳會想跟團隊一起進步。」
兒少之家的采琦資深社工在受訪時這麼說著。
采琦資深社工在慈馨完成大學社工系實習後,同年進入慈馨工作,而上述這段話是采琦資深社工繼續留任的原因。即便在工作的第一年,幾乎每一天都承受著工作的高度壓力,有些時日,甚至帶著為了緩和複雜性創傷孩子的失控情緒,而讓自己不慎受傷的瘀痕……,卻因著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仍然為著孩子微小的進展而感到有力量,以及團隊持續對直接服務人員的支持,讓采琦資深社工感受到機構安置服務的價值。在平日與采琦資深社工合作的過程中,采琦資深社工總是這樣說著:
「在這裡,會讓妳感覺自己就像一棵樹,不斷的受滋養,而後不斷的成長。」
另外,也看見采琦資深社工對自己在工作中產生情緒勞務時的自我照顧,一天周末,團隊從早上即因一位孩子的情緒失控情況,持續地啟動各項分工,心理師暫停了原訂的兒童團體工作,投入個別陪伴,生輔與社工則分別關照其他孩子們的情況,原本應當是寧靜的上午時光,因著孩子的不穩定狀況而籠罩緊張、浮動的氣氛。在事件處理告一段落後,看著回到辦公室的采琦資深社工緩緩地為自己點上一盞香氛蠟燭,並提醒團隊的夥伴可以去泡杯熱飲,緩和一下。透過這些自我照顧的行動,隨即可以感受到舒緩的氛圍在辦公室流動起來。一會時間的休息後,團隊又再因為孩子第二波的情緒爆發,再度啟動事件的處理。
對於采琦資深社工的看見,是她不被撼動的內在安全感,再連結著采琦資深社工於訪談中對其家庭背景的分享,可以理解這樣厚實的安全感受,來自其父母在教養
上的滋養以隨時對自我狀況的關照。而安全感也是多數安置機構的孩子們很是缺乏的一部分,透過采琦資深社工從不放棄且堅毅的陪伴,正一點一滴地補充著孩子們
內在的缺乏,以及滋養著孩子們內在對於被接納與呵護的想望。

用生命陪伴生命,是一種深耕也是一種豐厚
從兩段訪談裡面,相信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兒少安置機構從業人員在工作過程的挑戰與不容易,以及兩位資深社工對慈馨兒少無條件的接納與陪伴,這也是陪伴創傷兒少走向復原很重要的保護因子。而兩位師長能夠有此堅毅的特質,除了自我生命歷程中被培育的復原力以外,在面對挑戰的歷程中,工作團隊與給予的支持也成為兩位師長得以堅持在工作最前線重要的力量。
兒少安置機構的服務,是非常不容易的工作。有人說,他是修煉的道場,透過日常生活中陪伴複雜性創傷的孩子,在情緒勞動高的環境中,工作人員需要自我覺察與照顧,並持續提升專業的能力。然而,這份工作最迷人的地方,來自服務的孩子生命漸漸開展、生活逐步穩定。在這樣生命陪伴生命的過程中,工作同仁與孩子,都能在慈馨深耕自己的生命,並豐厚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