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專業和愛,陪伴孩子成長療癒

文 / 編輯小組

109年11月14日本會附設慈光社區心理諮商所~楊顗帆所長,參與2020年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並於會中接受「傑出諮商心理師獎」表揚。

顗帆所長自民國100年投入兒少安置專業服務系統,至今9年,與張貴傑督導和夥伴們合力建構兒少家園心理諮商專業工作模式,並創辦慈光社區心理諮商所,拓展社區諮商工作。

顗帆所長專業表現備受肯定,曾受邀帶領學區學校團體、台中市家庭教育中心家長團體及講座、承辦台中市家庭暴力及侵害防治中心強制親職教育、台中國軍總醫院心輔講師……等;近期則推動倡導「創傷知情」工作坊,陪伴、撐住身心靈受創的成人與兒童。

顗帆所長榮獲此獎,實至名歸,頒獎時刻,他分享道:「孩子曾說~我狀況不好時,都對你們很壞,各種的壞,我真的很難相信人。不過,我狀況好時,真的知道也感謝你們的不離不棄,然後我從中學一點點相信人、要相信自己、要愛自己。這真的很感動人。我想,這就是兒少安置家園存在的意義,也是諮商心理專業的一種社會實踐。今天是我個人來領獎,但是這個獎是歸於背後整個支持孩子們的團隊夥伴的。兒少安置工作可以不孤單,在座的師長夥伴們,也會是我們的支持。謝謝大家。」


註:長庚醫院研究發現,寄養機構受虐兒有終身精神疾患的比例高達5成,被幼時受暴陰影籠罩;王珮玲教授指出,這跟國外研究方向一致,對受虐兒、或曾經受虐的成人,「創傷知情照料」是很好的協助方式。創傷知情相關訊息,可參考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07777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0979
https://www.leepsyclinic.com/2017/04/what-is-trauma-informed-care.html

生命陪伴生命的承諾:支持少年自立的家友會

文 / 研究發展暨社會資源組  廖振杉、楊顗帆

1989年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這是世界上最多國家締約的國際公約,彰顯家庭與國家皆應致力保障兒童權利。
2009年,聯合國進一步提出「兒童替代性照顧準則」,以引導相關政策及實務的方針。

根據「兒童權利公約」,唯有在保障兒童(指未滿18歲者)最佳利益的必要狀況下,才能將兒童帶離家庭,安排至替代性照顧(如親屬照顧、寄養家庭、家庭式教養之機構)。
「兒童替代性照顧準」指出,針對替代性照顧中或結束後的服務計畫,應盡可能協助少年實現自立,包括:培養其生活技能、提供資源支持其發展經濟自立能力、能獲得社會、法律、保健等服務、能有適當的財務支持等。

本會透過許多自立少年的服務經驗,看見少年在離開家園銜接社會自立的實際需要,於今年積極創造「馨光家族家友會」。

一方面拓展本會和家友的關係連結,讓不同世代的家友能以本會為連接點,維繫情感並作為相互的支持網絡。另一方面是積極開拓社區資源,思考培力家友社會自立的專業服務方案,以協助家友站穩腳步、安身立命。這是承接聯合國的觀點,與時俱進的提升安置少年走向社會自立權益的重要里程碑。

家友會透過自立少年的實際經驗,規劃家友服務內涵;例如:
其一,大專生就學支持方案,輔導其完成學業並取得學位。實務經驗可見,少年在離開安置家園後,直接面對社會生存之考驗;在沒有家庭資源的支持下,多半得要先能顧及生存;因此花在打工的時間和體力,對其穩定就學帶來影響。常見少年從大學日間部往進修部移動,最終從大學中輟,限縮了少年的未來發展,甚是可惜!因此,透過就學支持方案,提供其學習及生活支援,如學雜費、住宿、技能學習等相關補助,讓少年在穩定生活下能更多致力於生涯發展。
其二,支持家友自立服務計畫;針對自立生活有困難之少年,提供租屋補助、就業支持、急難救助等服務,協助少年逐步穩定及發展其自立。

自立的陪伴,是本會對孩子們從安置家園延伸到家友會的生命陪伴;這是一份持續不輟的愛與承諾,也是社會及國家積極支持兒童少年的愛與責任。支持少年社會自立的工作,對其能長為成熟的公民非常關鍵,需要家園、本會與社會共同合作;誠摯邀請 您和我們一起成為這些孩子生命陪伴的那雙手。

為人實在、熱心服務的劉進南老闆

文 / 編輯小組

與慈馨相識

劉進南老闆從小跟著老師傅學習當木工,已經有30幾年的經驗,不管是系統家具,房屋修繕、裝潢設計、隔熱施工……等,都難不倒他;因他秉持著吃苦耐勞與熱心服務的精神,才能從事這一行業。

劉老闆育有兩男一女,老大30多歲,已經結婚;老二女孩;老么男孩跟劉老闆一起學木工,孩子們都已經獨立。民國97年,劉老闆透過鄰居經營水電業的張經理認識慈馨兒少之家,接觸與認識之後,全家都非常認同慈馨「慈悲濟眾,扶貧幼孤」的精神理念。
因此,日後只要慈馨家園需要木工修繕,劉老闆就會帶其么子前來慈馨做志工,發揮自己的專長。

發願當志工

劉老闆曾在人生事業低谷與身體出狀況時,看到慈濟大愛電視提及關注弱勢、行動環保,志願服務工作等志業,因認同其理念,遂進入慈濟志工隊。此後,劉老闆便利用下班或週休二日時間進行志工服務。如:「醫療志工」,幫助醫護與病人之間溝通。又如:在慈濟會所掃地、拖地、掃廁所,做「福田志工」;在鄰近的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做「環保志工」;訪視低收入戶,關懷獨居老人;照顧貧戶及協助低收入戶獎學金、助學貸款申請等等……。

劉老闆表示在他發願當志工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學習到更多知識與經驗,也認識了一群互助和助人的朋友,他謙虛的說:「當志工受益的其實是自己。」

困頓挫折中的轉變

劉老闆曾經罹患重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腫脹,有時半夜急性發作,像抽筋般抽痛,白天小痛,半夜大痛;嚴重時沒有辦法起床、睡覺和下樓梯,沒有辦法像一般人一樣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心理很大壓力和挫折。因此他在佛前發願吃素,並發願病況改善即回饋社會當志工。

現在劉老闆生活、飲食規律,空閒時間就去做志工。劉老闆曾經清晨4:00起床做早課,然後去做志工,晚上做訪視,別人或許覺得這樣的公益服務是很忙很累的,但他覺得是釋放壓力,所以每次做完,心情感到很輕鬆。

以前每3個月要回診抽血看病,最高一次要吃8顆藥,現在已經停藥,不用再回診。劉老闆說:「自己病痛時,家人也無法分擔;那時候會想,不知道是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在邊養病邊擔任志工過程,也曾想過是否適合擔任志工?但現在已經養成當志工的習慣,而身體也越來越好,病痛已逐漸減緩。」所以,劉老闆相信只要發願做善事,冥冥之中菩薩會保佑護持,改變自己的命運,身體更健康,事業更順利。

影響最深的人

影響劉老闆最深的有二個女人,一個是母親,另外一位是太太。其母久居鄉下,雖然未曾就學不識字,但常常幫助別人,劉老闆自小受此薰習,也會仿效,默默地為社會付出。劉老闆表示母親教養子女待人處事要實實在在,雖然家裡不富有,但精神層面很知足。而太太患有輕度小兒麻痺,婚後負責家內事務;劉老闆很感恩太太把家裡打理得很穩當,三個子女個性良善,家庭氛圍和諧。劉老闆平日工作忙錄,但注重家庭教育,並以自己身教,帶著子女一起做志工服務;劉老闆認為,施比受更有福,當志工就是幫自己和孩子種福田。

對慈馨孩子的期許

劉老闆很感佩慈馨的老師們,一方面要輔導身心受創的小孩,一方面要教導課業,所做之事都是為了讓孩子走上正軌,這是一條漫長艱辛的歷程。老師們年紀輕輕就要當一群孩子的爸爸、媽媽,真的很不容易;感動老師們用愛心、耐心滋養慈馨孩子們成長。也期許慈馨的孩子修養品德,好好讀書,聽老師的話,時時感恩,長大後有能力,回饋社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從生活端看見不平凡

感謝劉老闆長期在慈馨當志工,這麼多年跟著我們陪伴一批批孩子成長。每當新進入慈馨的孩子問起圖書室為何有這麼特別的、好使用的抽屜型書櫃?好奇著圖書室元老級書櫃和桌椅竟有30年的歷史,我們是怎麼做到的?怎麼維護修繕的?除了慈馨師生們妥善使用與愛護外,大家也會提到劉老闆製作書櫃與協助修繕的巧思。所以劉老闆在孩子心裡,是善良親切的志工阿伯、更是厲害的木工大師傅。

我說謊,因為我不敢說實話

文 / 編輯小組、圖 / 家童作品

生活中有許多突發狀況,孩子的說謊行為便是其中一例。
如何協助這類型的孩子,如何透過陪伴,教導他們勇於面對錯誤,並學習負責承擔呢?

手機事件

孩子對於3C產品充滿了好奇,有一天老師的手機放在桌上去忙其他事情,而阿瑞看到後便默默地將手機藏在房間,待沒人發現時再拿出來玩。
老師:「阿瑞,你有看到我的手機嗎?」
阿瑞:「沒有呀!」
老師便一一的詢問每個人,大家都表示沒有,直到最後,回撥手機後,「鈴!鈴!鈴!」的聲響從阿瑞的房間不斷傳起,那一刻……
阿瑞慌張得不知所措,心裡有好多的害怕,但是卻又不敢說實話。

擔心責備

當下,阿瑞心中有許多的緊張和焦慮:「老師會不會罵我?我沒經過他的同意,就拿他的手機,他會不會很生氣,不再信任我了?」阿瑞這時雖然生起悔意與自責,但因為害怕,擔心坦誠後,老師就不愛他了……。此時心裡的想法一堆,但即使想說,卻一句都不敢說,只能逃避,被動等著老師發落處理了……。

這時,老師對阿瑞說:「阿瑞,是不是你把手機收到房間去放的?」
阿瑞緊張的回答:「對不起!老師是我拿的!」
老師:「阿瑞,我不會責備你,罵你,我只是想要了解事情的經過,請你跟我說一說吧。」

釐清

阿瑞坐在椅子上,面無表情地發楞,隨後即趴在桌上道:「我要睡覺……」

老師:「你現在是不是很害怕,擔心說出來,大家會討厭你?阿瑞,不管你做了什麼事情,我還是會愛你,我願意陪你一起去面對,而且我覺得能勇敢地坦誠自己做錯事,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阿瑞這時緩緩地張開嘴巴道:「我……那時候看見桌子上放著手機,所以……我就把它拿走了。」

老師:「謝謝你那麼勇敢地說出來,那阿瑞你可以跟我說說是什麼時候拿的嗎?」

阿瑞:「早上九點,我看到桌上放了一支手機,因為我很想玩手機的遊戲,所以就拿走了。」

老師:「謝謝阿瑞告訴我事情怎麼發生的,我看見你對這件事很不安,但你很認真面對自己的害怕,謝謝你的勇敢。接著,老師要和你談談,這件事怎麼處理比較好。」

【教養小撇步】

遇到孩子不說實話時,父母長輩若用責罵的方式,想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使其改過,成效往往是有限的。因為孩子原本就害怕被責備,在焦慮的情緒狀態下,更不容易說實話來面對自己的行為。此時,父母長輩若展現關懷的態度,以同理的方式說出「對孩子內心想法的理解」,讓孩子感受到即使是犯了錯,自己仍被父母長輩所接納,而且大人願意陪伴他一起想辦法,那麼孩子的不安便漸漸緩下,再經引導,孩子便能振奮、並勇敢去面對自己的行為。


學習負責

老師:「阿瑞,當老師發現手機遺失就感到非常緊張,因為手機裡面有好重要的東西,現在需要你認真地向老師道歉,並且親手拿手機還給老師。」

阿瑞立即跑回房間拿出手機,親手還給老師。

老師:「老師要很認真地教阿瑞,沒有經過同意,拿別人的東西就是偷竊行為;而當別人詢問這件事時,你選擇說沒有,那就變成了說謊行為了。老師很愛阿瑞,所以希望阿瑞好好想想,事情怎麼做才是對的?因為你只是想玩手機的遊戲,而不是想要偷竊或說謊吧!」、「所以,老師要帶著你練習,練習將你的需求好好地表達出來,並且跟大人討論如何達成你的需求。明天起,老師會特別撥時間與阿瑞談談心,阿瑞也可以透過聊天的時間,和老師說說自己的需求或是心情感受。」

陪伴歷程與省思

孩子的成長過程,無法像大人所預期的劇本進行,我們無法判斷何時會有意外或衝擊,但我們可以用最真摯的心,陪伴與帶領他們走往正直的方向。

大人總是會對著孩子道:「做任何事情絕對不能對別人說謊!」可是,孩子內心的小小世界有好多的好奇:「為什麼不能說謊?」、「如果我說謊是為了對方好呢?」、「那大人們為什麼都會互相說謊呢?」

一般孩子提出上述疑問時,大人們往往很認真地說:「孩子,你絕對不能說謊,因為說謊會影響別人對你的信任感!說謊會讓別人討厭你的!」然而,說謊的情境千百種,背後的原因未能了解是善意、惡意、還是刻意隱瞞之前,僅用「說不說謊」當作人格的指標之一,難免有失客觀公正。

在慈馨家,師生相處密切,遇到類似「說謊」這類品格或價值觀碰撞的事件,保育/生輔老師都會思維事情真相為何?如何帶領孩子學習面對、負責與善後,是否需要重新調整教導方式?也就是師生共學,藉事歷練,孩子才能長出不一樣的自己。

後續陪伴,看見孩子的進步

後續,老師陪伴阿瑞查詢資料,讓阿瑞對物權和法治觀念有更多了解。而阿瑞不善表達自己的想法,常一語不發,老師透過引導與鼓勵方式,讓阿瑞一字一句慢慢表達。接著,老師設計情境題目,讓阿瑞了解哪些行為是適宜的,也讓阿瑞了解當下別人的東西沒有經過同意,而擅自拿取會讓對方感到緊張、擔心、或難過、憤怒。再者,擅自拿取別人物品是會受到法律上的處分,讓阿瑞清楚社會價值與道德的允許界線。

阿瑞經過一系列道德與法治教導,以及情境判斷學習、表達學習之後,能遵守與認同「要經過同意才可以拿取他人物品」,當阿瑞看見有人因為好奇而去拿取他人物品時,他會主動提醒對方不可以,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一天,阿瑞看見弟弟因為想玩玩具,當下即拿走別人的玩具,阿瑞馬上教導弟弟:「阿新,你知道嗎?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行為,若是有困難或是需求都可以向老師表達,而不是私自拿取他人物品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樣的行為雖然當下會讓自己滿足與開心,但是事後你總是會很緊張與焦慮,擔心自己拿東西的行為會被發現,也讓遺失物品的對方會很緊張與難過,而且老師有教導我們有任何的需求,老師們都很願意幫忙,所以阿新你要把玩具還給對方,並要和對方好好地道歉,這樣子我們才是很棒與勇敢的人!」

過程中看見阿瑞循循善誘地教導弟弟,我們對阿瑞的進步感到高興;阿瑞雖然先前做出類似事情,但是他很勇敢的面對與調整。阿瑞曾說:「老師,現在當我要做事時,我就會想到您們陪伴我,讓我知道如果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就代表著自己是長不大的小小孩。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所以要控制自己的行為,我相信自己是會愈來愈進步的。」看見阿瑞現在能提醒自己遵守約定,與老師們分享自己的進步與調整,真是不簡單的事啊!誰能無過,但在錯誤中去學習與調整,才是我們要送給阿瑞的禮物與價值。

【教養小撇步】

陪伴孩子面對犯錯行為的過程,父母長輩可以視為珍貴的「機會教育」,讓孩子清楚知道該行為不被允許的原因,並且教導孩子在「善意、惡意、刻意隱瞞」……等等不同的情境中,仍應遵守社會規範及法律。

我們的做法是,跟兒童分享故事、設計遊戲情境;對青少年討論時事新聞,讓兒童青少年都知曉做人處事的原則與界線,並培養守法精神,謹記不因任何理由而觸法。此外,對於犯錯者,我們教導孩子學習去探索真相與行為背後原因,並從「公平正義」、「包容」與「接納」角度,使孩子學習關懷不同立場的人事物,藉此引領孩子了解「一體兩面」的重要性,也培養孩子判斷是非、寬厚氣度的能力。


【註】此篇為本家教養家童的真實的案例,選自本家教養書「馨光:點亮孩子的未來道路」
期盼透過文章,讓讀者對兒童情緒行為議題的表徵,以及背後的原因,有更多的看見與了解。也期盼本書的教養理念與實作技巧,能給予讀者最真摯的建議與協助。

人生或許是一顆顆的珍珠串連相接

文 / 兒少之家諮商心理師 莊柏宣

遇見

人生中總有那麼一些片刻,不因時光而流逝、歷久彌 新。在工作見習的第三天,一早騎著Ubike到慈馨附近的公園停放,一邊緩步往兒家的方向前進,一邊抬頭看看無雲的天空,反芻這兩天在慈馨家和孩子互動的經歷,突然腦中忽地閃過一條霹靂白線(就像是柯南串起線索時的剎那畫面),心底有種熟悉的溫暖油然而生,那是我好久好久未曾想起,大學某個暑假至寧夏擔任國際志工時陪伴孩子的畫面。

寧夏的孩子,情感清澈透明,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有種敢愛敢恨的特質。他們如一口口的清井,從井口望進便能一眼見底。與他們互動的歷程中,自身情感的表露也受其牽引,那些在生活中習慣戴上的面具,則顯得世俗與多餘,短短的時光卻是心與心彼此共鳴的感動、深刻,延綿至今。

慢步前往兒家的路上,思緒回到現實,是什麼讓自己重新回想起了那好久不見的記憶片段?「或許這就是來自潛意識的sign吧!」我在心裡對自己說。面對今天下午與主任們討論這幾天的歷程整理以及是否繼續進入培訓期,自己心中好像已經有了答案。

徘徊

正式進入這個大家庭,開始與孩子有了更多、更深的互動後,開始面對與思索專任心理師在機構的角色定位。在過去專業訓練中,心理師的服務對象是案主,與案主的晤談和互動遵循著特定諮商架構,兩人的關係存在於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之中,盡可能保持關係的單純,維持著一定的界「限」;然而在這裡,安置機構是孩子們的家,心理師身為家中的一份子,多的是生活中與孩子們的日常互動,以及生活中帶點療癒互動與對話的「微諮商」,那麼過去所學的諮商架構和界線何在?

很難不衝突對吧!至少對我來說,面對的是過去專業訓練與現在實務現場的衝突與掙扎,以及和孩子互動時的界線拿捏。少了外在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就得自行於內在心裡拉出那條線,至於那條線怎麼拉?怎麼彈性地伸縮和移動?似乎就只能依照自己在實務上的經驗不斷地嘗試、修改、嘗試、修改….至今不曾間斷。

再遇見

然而也因為這樣外在實務環境的衝擊,將碩班四年心理師的養成所形塑而出且視之理所當然的框架,打出條細細的裂縫。
那是自己原先認為「心理師的工作應該是什麼樣子?諮商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框框,從框上的裂縫一窺而去,望見的是當初自己由生物科技跨入心理諮商這一領域,想要好好陪伴一個人的初衷。
也才回憶起,那時的我並不是想要「成為諮商心理師」才進入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就讀,而是渴望能更貼近一個人的內心,如同當初在寧夏遇見的,那一口口一望見底的清井。

對我來說,諮商不僅僅是於特定時間關起門來的專業助人和療癒工作,而是在生活中貼近孩子內心,陪伴他走一段內在旅程的一種方法。

創傷知情實踐:攜手創造療癒性社群

蔡○涵

圖 / 高一 小涵、文 / 慈光社區心理諮商所所長 楊顗帆

去年,曾在此分享諮商所和家園的合作,創傷知情觀點(trauma-informed approach)的團體督導模式。在那學習的歷程中,夥伴們回饋不僅在於專業工作上,而是更多回到自己的生命體會中,和自己有所靠近、能給自己空間去沈澱及反思、能夠慈悲地理解和善待自己。這些生命的體會,透過在生活中的主動調節,成為滋養夥伴的能量,而和專業成長相輔相成。

今年,慈光社區心理諮商所善用不同合作的機緣,試著在兒少安置的專業工作中有更多的推廣,因此也想在此分享這年的心得。其一,一定要先提到諮商所每年都會辦理全國兒少安置機構的專業訓練計畫。這是針對兒少安置機構專業服務的訓練,每年的規劃都特別思考兒少安置機構的實務需要去做規劃。
今年課程設計四天「兒少安置機構創傷知情工作坊」,廣邀五位不同領域的講師,結合了諮商心理、澄心聚焦、身體工作於兒少安置機構實務中,是相當難得的一次創新合作的嘗試。

第一天的主軸,協助夥伴們建構許多創傷知情的基本概念,講師胡甄容諮商心理師特別設計團體活動,並運用肢體行動的創意,讓夥伴們在認知的討論及學習之餘,也透過身體姿勢或動作去理解。於是,對於面對創傷壓力的神經系統反應,可以有認知上和身體知覺上的學習。

第二天的焦點要讓這些認知的學習,更進一步進到感受、經驗、身體的體會。國際澄心聚焦培訓師李蔚,帶著夥伴們靜心,一步一步從身體感覺、情緒感受連結到更深層的心理需要;夥伴回饋「突然覺得身心是一個立體的體會」、「當能看見和重新理解身體或情緒的反應,好像就可以想怎麼照顧自己」。第二天下午,齊也身心瑜伽工作,讓夥伴們回到和自己身體接觸的歷程,學習能安靜下來,聽聽身體的聲音。

第三天,多年投入創傷工作的胡美齡諮商心理師接手,以兒童青少年到成人豐富的實務案例,開啟夥伴們對於創傷知情實務的理解。夥伴們更多提出自己在機構實務中所見孩子的狀況,重新理解孩子外顯的情緒行為表現,並且研討如何在生活實務中回應孩子密對創傷的影響、能感受到安全、能建立滋養療癒的關係、能在關係中成長等。

第四天由胡美齡和楊顗帆諮商心理師合作,早上整合創傷知情的架構而成為一個實務工作模式,下午則是回到機構的實務經驗中,看見創傷療癒的基礎來自於生活一點一滴的療癒累積;激勵不同機構的夥伴們成為種子,將此帶回到家園、機構、學校、社區等場域中,透過我們自身的身體力行,拓展友善慈悲的環境復原力,而能接住受傷的孩子,也有能力接住因為服務這些孩子而受傷的夥伴們。

其二,諮商所和台中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合作,參與兒少保護安置個案創傷知情處遇模式初探計畫,投入於台中市其他安置機構的創傷知情處遇研討。在這經驗中,試圖將這實務運用帶到不同機構的現場,尤其讓第一線生活輔導的夥伴們,能夠重新理解安置兒少面對創傷的影響,並且能在實務中交流如何回應這些孩子受傷所引發的反應,而能創造孩子和工作夥伴都能感受到安全、能有所成長的經驗。甚至邀請學校一起參與個案研討,在討論中共同看見孩子想要體貼人的心意、能有所發揮的優勢;家園、學校和社工可以一起合作的可能性。我們不僅增加了對於孩子成長及生命的理解,也豐富了不同專業網絡的連結;於是,孩子的生命從創傷、問題行為變得立體了,協助孩子面對創傷挑戰的社工或教育系統也從單打獨鬥而變得立體了。

其三,於研討會發表及交流分享實務經驗。特別值得一提,諮商所應邀參與今年12月1日至2日的「109年度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聯繫會報」,這是一年一度全國兒少安置機構大聚會的場合,全國119間政府及民間兒少安置機構的院長或主任、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及科長、長年研究兒少保護專業服務及政策的專家學長代表等與會,共同研討國家兒少保護的政策及創新服務作為,協力促進這些不得不離家生活的孩子的權益。

這次大會安排了創傷知情模式作為創新服務分享,胡美齡、楊顗帆諮商心理師合作,在短短兩小時中,簡要讓所有與會夥伴能理解創傷知情的觀點,並且能透過顗帆機構實務的分享,試著貼近應用於家園中生活日常的互動作為療癒和支持復原的力量。當天分享結束,有夥伴特別分享了她的感動。夥伴在緊急安置中心工作,看到機構工作人員盡心,但也累到不行,根本無暇兼顧如此貼近安置服務對象生命創傷的自己,於是自己也跟著傷痕累累。夥伴感動機構推動創傷知情的用心,有一個長遠目標,在於創造友善、具有療癒能力的環境,能夠支撐著在這環境下生活的人們;看到機構如此的實踐,真心感動著。

我們就算有多麽努力,大概也無法預防任何一個創傷不再發生。然而,我們能透過這些連結,創造一個能夠療癒和支持人的環境,接住受傷的人,讓這些人可以休生養息而發展出自己的復原。如同我們現在的投入,期許整個兒少安置的專業服務體系,能有這樣的環境復原力。此願景,發展社群的療癒能力,也同時創造療癒的社群。

敘事治療團體對團隊的影響

文 / 兒少之家主任 詹前柏

近年來本家安置的家童背景日趨複雜,有受虐、被疏忽照顧、父母吸毒入獄、認知障礙、情緒障礙、學習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孩子從原生家庭帶來的多重議題,帶給夥伴們許多挑戰和壓力。
因此,我們除了聘請專業教師來協助夥伴們增進專業知能與陪伴技巧外,也特別邀請吳熙琄教授來帶領敘事治療團體,紓解夥伴們的壓力,達到情緒支持的效能。

吳教授是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博士,曾任美國哈佛大學劍橋醫院婚姻與家族臨床中心顧問與督導,美國康乃狄克州聖約翰大學家族治療研究所教授、美國麻薩諸塞州州立認證婚姻與家族治療師,也是台灣當代敘事治療大師。
自民國九十九年開始,我們有幸聘請吳教授以其豐富的國內外臨床工作經驗,透過「溫暖、去專家化」的敘事團體,陪伴大家整理自己的生命故事與經驗。

吳教授有感於夥伴們陪伴這些被迫離家安置孩子的不容易,所以在奔波於國內外教學的忙碌之中,特別排出時間每月從台北來陪伴我們。在吳教授溫暖、親切、尊重與慈悲的帶領下,夥伴們受益良多。
敘事治療是後現代的心理治療學派,其中有許多的觀點和佛法的精神不謀而合;僅略舉其中幾點以供參考:

一、 敘事治療學派認為人不等於問題,「問題」才是問題;孩子會有問題行為,是因為他還沒有學習到更好的方法或合宜的方式來解決他的需求;他不是問題,他是值得被愛的。換句話說,我們不喜歡孩子的問題行為,可是我們不認為他是問題孩子,仍然要接納、愛這個孩子。
這跟佛法所說,眾生因為妄想執著,所以起貪嗔癡,造種種惡業;可是他的真如本性仍然是圓滿無缺的,未來都會成佛。所以我們看見眾生做壞事,雖不與為伍,卻仍應心懷悲憫、恭敬他。

二、 敘事治療學派主張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與問題的專家;慈馨的孩子從小受到原生家庭的不當對待,所以許多能力沒有被培養,成為弱勢的族群。可是每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尤其這些在逆境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更擁有堅強的生命韌力。只要我們能夠提供足夠的支持和保護因子(主要就是愛),他們就有機會發揮韌力,翻轉弱勢的命運。
就像佛法所說,我們的人生境遇,都是由自己過去的造作招感來的。所以此生碰到挫折與困境,不該怨天尤人,應該自己負起責任。自己若願親近良師益友(保護因子),止惡行善,就可轉禍為福,改變自己的宿命。

三、 敘事治療學派認為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寶貴的,都值得被尊重。吳教授說我們要尊重每個人的不一樣,尊重他的想法、尊重他的情緒、尊重他生命中的所有的一切。這種對人的尊重,很類似「常不輕菩薩」對人的態度與精神。
在敘事團體中,夥伴們常常會敘述自己的壓力很大,常覺得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吳教授總會引導夥伴們去看見自己在這麼大的壓力之下,是如何走過來的,是如何去紓解壓力的;在吳教授的問話引導中,夥伴們會看見自己是多麼的不容易,自己原來是有能力排除困難的,而且「壓力」也是很寶貴的。夥伴們原本疲累的身心,在吳教授的短短幾句話裡,覺得能量都回來了,可以更有自信繼續向前走。
佛法說「萬法唯識」;意謂所有的覺受、喜怒哀樂等,都是隨心識轉變的。壓力和挫折也是一種感受,如果我們用正向的心念去面對,壓力和挫折豈非都是生命的禮物?

很感謝吳教授陪伴我們豐厚了慈馨的文化,也讓夥伴們可以正向的看待自己的生命經驗,以及對孩子們有更深層的同理和接納。
助人工作是一份利他而自利的志業與專業,也是自我修練的歷程;期許夥伴們都能不忘初衷,堅定信念,陪伴孩子們共同開啟光明的人生。

從家庭經營計畫中,看見菩薩精神的實踐

文 / 編輯小組

慈馨家秉持著與時俱進的專業精神,自96年立案開始,每年辦理兒少安置機構家庭經營計畫發表暨實務論文研討會,一方面沈澱反思本家之專業工作發展,並促進專業社群交流與學習;另一方面則是要讓專業照顧者〜保育/生輔員有展現他們專業的舞台,他們的努力與貢獻需要被看見。

長久以來,台灣的兒少安置機構都有找不到稱職的專業照顧者之困擾,因為要做為這些失依孩子的替代性父母,真是非常不簡單的事;除了必須具備愛心、耐心、生活技巧與專業知能等十八般武藝之外,每天要面對孩子的情緒張力、衝突、學習障礙…等等壓力和挑戰,不是身歷其中的人,是難以體會的。
但是在面對這些多重困難的孩子時,仍能無怨無悔的陪伴、守護在他們身邊,難行能行,不放棄一人,豈非人間菩薩精神的體現。

我們有位資深的保育員,自大學社工系畢業後,就勇敢的投入本家助人的行列;即使考上了社工師,仍然願意堅守在第一線做直接服務,至今已超過七年了。曾經有新進的夥伴好奇問她:「為什麼可以在這一份工作這麼久?」她深深地思索這個問題後發現,對她來說,這不單單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種價值
她回想當初,因年少的生命經驗,選擇投入助人行列;剛開始會遇到低潮,會徬徨,好像自己嘗試許多,走了好多條的路,但遠方的燈好像都沒亮,內心也曾萌生一個念頭「自己是不是不適合」?
當時有位夥伴對她說:「走在這條路上,總會面臨辛苦崎嶇的路,前方的路一定會有陡坡,甚至有時候會走到死胡同,從沒有適不適合,而是看你願不願意踏出那一步。」這句話喚起了她的勇氣與初衷。七年的光陰歲月,從最初的受傷、退後,痊癒後再踏前;進退之間,她體驗到自己的生命逐漸茁壯厚實。

在今年的家庭經營計畫中,她回顧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102年:男孩子的新手媽咪-坦承面對與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103年:大海中的一艘船,尋找前進的方向-學習表達心中的愛
104年:找到自我定位,慢慢發芽-好好地說再見,轉任女生寢室小家老師
105年:樹苗,厚實與紮根-陪伴青少女,學習放手讓孩子飛翔
106年:大樹,屹立不搖-創造生活充滿「趣味」
107年:接受「轉折」,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晉升資深保育員
108年:在迷霧中找尋那道「光」,勇往前行,希望即在前方
109年:勇敢接招吧!變化球,重新歸零再出發-轉換成為代家老師

她說:「在每次轉換職務時,內心都會感到焦慮、惶恐、不願面對;或許是害怕重演當年的挫敗。可是在某天整理文件時,看著自己第一年的期許:『成長路上不孤單,我們都會一同面對生命中的困難與挑戰,從陌生、衝突、淚水、歡笑到關心的歷程,孩子教會我去包容不同的樣貌,學習放慢自己的腳步,學習在衝突中去聆聽他們內心的心聲。我很珍惜和孩子同在的每一刻,因為他們讓我懂得去愛人,也愛自己。我願意在孩子遇到困難或是受傷的時候,給他滿滿的愛與力量,讓彼此的愛流動,透過流動讓我們生命的價值更厚實。』
回顧自己所寫的文字,好像慢慢地被自己鼓舞,感動與陪伴,帶著這份內心的漣漪,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期許在新的一年讓愛流動、分享、給予,灌溉彼此心中的那一畝田。」

邁入第八年的助人歷程,陪伴多重障礙的高風險孩子的壓力和挑戰依然嚴峻;但是,她說:「如同她之前和孩子們共同創造的「曙光家」的精神〜
『我們擁有太陽般絢麗無比的勇氣與光芒,勇往前行,當遇到挑戰與冒險,永遠相信希望的光芒就在前方,帶著勇氣,去接受生命中所有的可能性。』
這份信念會帶領我看見希望與未知。」同時,她也鼓勵孩子們從認識自己出發,賦予自己價值〜「不必完美,我們都是閃閃發亮的那顆星」!

變中不變

蔡○涵

文 / 董事長   郭秀銘

2020年,是個世界十分不安的年代,爆發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影響了人類的生活。雖然在台灣的疫情相對輕微,然而世界上多數國家卻因為疫情的影響,經濟受到很大的衝擊,台灣的各行業也因此受到波及;基於防疫需求,前來本會的善心人士減少許多,對組織的經濟來源,亦深受影響。因此,我們的團隊在許多較大的支出上,積極地尋求外界資源,像是修繕工程、硬體設備,各類教育方案等,以滿足孩子們的照顧與教育需求。

令人感動的是,在此艱難時刻,許多善心人士捐贈各類防疫物資,讓慈馨的孩子備感安心;而許多護持本會的大德們,即便無法前來,依然透過劃撥、轉帳、信用卡扣款等捐款的方式來護持我們。這份善念與愛心,讓我們更加深信當年 雪公老師的教誨〜真心做,沒有餓死的菩薩!

談到這菩薩的發心,不是泥菩薩,而是帶著智慧。看到我們工作同仁,即便已忙得不可開交,仍然不斷在進修、學習成長,並將所學運用在工作、處世當中。我常說,我們都處在這個「社會大學」裡,也都要懂人情事理;並不是有學歷就代表一切,在這個法規、趨勢、疫情……等不斷變化的時代,除了慈悲的心,還要從有專業及經驗的人那邊汲取智慧,方能與時俱進。

每一個組織的創辦,都有其精神與宗旨;組織因為此精神的存在,而能延續。感謝諸位大德願意和我們共同本著慈悲、智慧的濟眾精神,來照顧這群弱勢的孩子;不論這個時代的環境如何變化,我們的發心與精神將永遠堅持下去!

在新的一年

恭祝諸位大德闔家

「牛」轉乾坤,欣欣向榮!

郭秀銘 鞠躬

馨的聲音-初衷

文:莊柏宣心理師

圖:莊柏宣攝,那年夏天寧夏的孩子

遇見

  人生中總有那麼一些片刻不因時光而流逝、歷久彌新。在工作見習的第三天,一早騎著Ubike到慈馨附近的公園停放,一邊緩步往兒家的方向前進,一邊抬頭看看無雲的天空,反芻這兩天在慈馨家和孩子互動的經歷,突然腦中忽地閃過一條霹靂白線(就像是柯南串起線索時的剎那畫面),心底有種熟悉的溫暖油然而生,那是我好久好久未曾想起,大學某個暑假至寧夏擔任國際志工時陪伴孩子的畫面。

  寧夏的孩子,情感清澈透明,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有種敢愛敢恨的特質。他們如一口口的清井,從井口望進便能一眼見底。與他們互動的歷程中,自身情感的表露也受其牽引,那些在生活中習慣戴上的面具亦顯得世俗與多餘,短短的時光卻是心與心彼此共鳴的感動、深刻,延綿至今。

  慢步前往兒家的路上,思緒回到現實,是什麼讓自己重新回想起了那好久不見的記憶片段?「或許這就是來自潛意識的sign吧!」我在心裡對自己說。面對今天下午與主任們討論這幾天的歷程整理以及是否繼續進入培訓期,自己心中好像已經有了答案。

徘徊

  正式進入這個大家庭,開始與孩子有了更多、更深的互動後,開始面對與思索專任心理師在機構的角色定位。在過去專業訓練中,心理師的服務對象是案主,與案主的晤談和互動遵循著特定諮商架構,兩人的關係存在於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之中,盡可能保持關係的單純,維持著一定的界「限」;然而在這裡,安置機構是孩子們的家,心理師身為家中的一份子,多的是生活中與孩子們的日常互動,以及生活中帶點療癒互動與對話的「微諮商」,那麼過去所學的諮商架構和界線何在?

   很難不衝突對吧!至少對我來說,面對的是過去專業訓練與現在實務現場的衝突與掙扎,以及和孩子互動時的界線拿捏。少了外在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就得自行於內在心裡拉出那條線,至於那條線怎麼拉?怎麼彈性地伸縮和移動?似乎就只能依照自己在實務上的經驗不斷地嘗試、修改、嘗試、修改….至今不曾間斷。

再遇見

   然而也因為這樣外在實務環境的衝擊,將碩班四年心理師的養成所形塑而出且視之理所當然的框架,打出條細細的裂縫。那是自己原先認為「心理師的工作應該是什麼樣子?諮商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框框,從框上的裂縫一窺而去,望見的是當初自己由生物科技跨入心理諮商這一領域,想要好好陪伴一個人的初衷。

也才回憶起,那時的我並不是想要「成為諮商心理師」才進入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就讀,而是渴望能更貼近一個人的內心,如同當初在寧夏遇見的,那一口口一望見底的清井。

對我來說,諮商不僅僅是於特定時間關起門來的專業助人和療癒工作,而是在生活中貼近孩子內心,陪伴他走一段內在旅程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