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志工:回想暑假時我陪伴三位男孩練習競賽的相關資訊,但有一天孩子們不知道為什麼很hight,三個已經爬到桌上,提醒還是如此,當下的我心裡已經很生氣,後來結束收完東西離開………
B志工:我發現我準備為孩子設定課輔的目標了,但是感覺好像怎麼孩子們都達不到今天的進度,感覺孩子壓力大,我壓力也很大……
生活中您們是否有遇過與我們志工老師相同情形,是否也遇到孩子生活無法就緒以及難以靜下心來學習?父母情緒是否也常達到滿點而無法排解?內在的情緒與身體反應為何?是否有辦法讓自己當下轉換空間與心情調適?
在這次113年期中會議,邀請慈光社區心理諮商所 楊顗帆所長,帶著志工老師們來檢視自己的身心感受,情緒產生時自己能如何覺察並給自己賦能?我們在A4紙畫上了當情緒來臨時,身體會有哪些反應?當情緒被發現之後,我們能用哪些方法來減緩這些情緒反應,進而在互動中幫忙自己與孩子。
原來,來到慈馨課輔,不只有「課業」是唯一重要的事情,陪伴孩子,讓孩子在這段時間、空間有「好的感受及體驗」,是更重要的事情。這段歷程,志工們在面對孩子時,如同面對一面鏡子;透過孩子的反應、自己的情緒反應,讓自己更加認識自己,體悟到「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的心情。
透過志工期中會議,我們創造許多專業課程,讓課輔志工老師在陪伴孩子同時能升自己的知能,志工們與孩子們互為生命中的貴人,能在志工的服務歷程中彼此不斷成長,是最喜悅的事情。感恩您們帶給孩子們如此貼近與美好的學習歷程,相信,未來我們能持續創造更多深刻的經歷與體驗。